哀石昌言舍人

哀石昌言舍人朗读

《哀石昌言舍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
在朔日的清晨,我望向天空,却发现天色暗淡。我身着衣冠,前往朝廷,却被阍者拒之于门外。

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
西方的灵魂尚未降临,而东方的灵魂已经归去。

吊哭新居启,封题旧箧存。
我悲痛地吊丧新居,打开箧中的旧稿,封存着过去的题字。

善人吾不见,何可问乾坤。
善良的人我已不再见,如何向天地间的众生询问?

圣贤无不死,寿夭复何云。
圣贤无一不会死去,无论是长寿还是夭折,又有何所谓呢?

唯有名常在,其余理莫分。
只有名字常常被人提及,其他的一切都无法分辨。

朝荣金玉宝,暮殒蕙兰焚。
早晨时享有荣耀、金玉和宝物,傍晚却毁于火灾,美丽的花草焚烧殆尽。

今日寝门哭,绪言长绝君。
今天我在寝室门前痛哭,绪言已经断绝,无法与君相会。

贾谊过秦毕,相如谕蜀归。
贾谊曾经辅佐秦国,最终功成身退;相如曾劝告蜀国归附。

二人名既大,一日命何微。
这两位名士的名声已经广为传颂,然而一旦离世,命运又算得了什么呢?

痟似乌常渴,灾成鵩不飞。
我的哀伤就像乌鸦常渴望水源,而祸患则像鵩鸟无法飞翔。

百年今已矣,冰结泪沾衣。
百年已经过去,如今泪水已凝结,沾湿了我的衣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被拒于朝廷之门外的境遇,以及对逝去的善人、圣贤的思念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还透露出对名利权势的淡漠态度,认为名字虽能流传,但其他一切都无法分辨,暗示了对浮华世俗的疏离感。同时,作者以自然景物象征人生的变幻和不可抗拒的命运,以及个人情感的悲凉。整首诗词以悲愁的情绪贯穿,抒发了作者对世俗荣辱和生命短暂的感叹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默祝烽烟靖,书生学掌兵。深山秋试马,细雨晚屯营。

令易千军肃,诗难五字精。溪流喧子夜,不寐听鸡声。

()

赵国佳公子,翩翩又一时。满壶桑落酒,临别重相思。

路绝花骢汗,情深越鸟枝。贤兄烦锁钥,边塞寄安危。

()

桓台风木正萧辰,倾盖知心谊独亲。季子巳无观乐地,伟元终是泣诗人。

愁看落日燕山夜,畏见荒江郢树春。踏遍天涯更回辔,欲从吾友卜东邻。

()

忆昔于归纨绮丛,郎家声誉擅江东。肃雍自叶房中乐,散朗仍归林下风。

日暖画楼彤管丽,春深珠箔麝兰通。彩云散后空凭吊,野哭荒郊恨几重。

()

承欢便殿接天香,披拂熏风爱日长。时雨连朝滋稻垄,晴霞一片映湖光。

凛遵圣训闻诗礼,勉竭愚忱效颂扬。浩荡恩波沦亿兆,衢歌喜听祝无疆。

()

村村流水渐成堤,绕屋霏微柳色齐。肯向朱门誇绣障,但随冷月伴鸦栖。

炊烟遥接青烟暗,麦浪低含翠浪迷。不管人间离别意,条条斜拂小桥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