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鴷吟

彼鴷吟朗读

《彼鴷吟》是一首宋代梅尧臣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
松柏本坚直,中心无蠹虫。
广庭木云美,不与松柏比。
臃肿质性虚,圬蝎招猛觜。
主人赫然怒,我爱尔何毁。
弹射出穷山,群鸟亦相喜。
啁呼弄好音,自谓得天理。
哀哉彼鴷禽,吻血徒为尔。
鹰鸇不博击,狐兔纵横起。
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一只鴷禽为主题,通过对鴷禽与松柏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于自尊与自卑、强者与弱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作者以"断木喙虽长,不啄柏与松"形容鴷禽,表达了鴷禽不愿与坚强的松柏争斗的意愿。松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坚强和不屈的象征物,与鴷禽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作者通过描写松柏的特点,如其坚直、中心无蠹虫,与广庭上其他树木的美丽相比较,表达了松柏在品质和气质上的卓越与高尚。

然而,鴷禽自身的臃肿和虚弱,却吸引了圬蝎这样凶猛的生物,使得主人对于鴷禽的毁坏感到愤怒。这里通过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于强者和弱者之间不公平的愤慨。

诗的结尾,作者通过描述鴷禽被弹射出穷山后,引来了群鸟的欢喜声,揭示了鴷禽在一种自我陶醉和自我安慰中得到满足,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得到了天理的认可。

最后两句"哀哉彼鴷禽,吻血徒为尔。鹰鸇不博击,狐兔纵横起。况兹树腹怠,力去宜滨死"表达了对于鴷禽的同情之情,暗示了弱者在面对强者时的无奈和困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鴷禽与松柏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与弱势、优越与劣势之间的思考和探讨,以及对于弱者处境的同情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尝披秋兴篇,欲作东皋计。闻有二毛人,年才三十二。

()

嫩绿新红映碧池。纤纤弱柳斗腰肢。一枝和恨寄相思。

微雨燕归春寂寂,暖香花睡日迟迟。小楼人懒似游丝。

()

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

()

叶落空庭渐有声,长门深锁月斜明。玉阶寂寞无人迹,秋草年年傍我生。

()

吴淞夜雨。讶岸影移帆,乱燃松炬。但见倾筐簖侧,绀螯争取。

舵楼且作尊前供,剪明灯、笑斟芳醑。正逢霜后,金瓤镕腹,玉酥凝箸。

()

天也怜人负此辰,雨沈河影浸云茵。双星两地分南北,乌鹊填桥恐未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