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杂诗六首

淮上杂诗六首朗读

《淮上杂诗六首》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轻舟晚投处,
聒聒渚禽嘶。
椽子随薪束,
蔬科带土携。
岸幽云满石,
潮落蚌生泥。
客思无憀极,
唯将鲁酒迷。

中文译文:
轻舟晚投之处,
渚上鸟儿喧闹鸣叫。
船上的木桩随着柴薪捆扎,
带着蔬果和泥土离开。
岸边幽静,云彩布满石头,
潮水退去,蚌生泥涂。
客人思念无处安放,
只能沉醉于鲁酒之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淮河上的景象。黄昏时分,轻舟停泊在渚上,渚上的鸟儿喧闹鸣叫。船上的木桩系着柴薪,还带着新鲜的蔬果和土壤。岸边幽静,云彩点缀着石头,潮水退去后,蚌类在泥泞中生长。诗人作为旅客,在这个景色中感到孤独和思念之情,只能借鲁酒的醉意来麻醉自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淮河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诗中运用了独特的景物描写,如轻舟晚投、渚禽嘶、岸幽云满石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淮河之畔。同时,诗人以客身份出现,表达了一种离乡别井、思念故土的情感。在他心中,淮河的景色和自然环境唤起了浓烈的乡愁,使他感到孤独和寂寞。在这种情感的包围下,他只能借鲁酒迷失自己,寻求短暂的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离乡客人的内心体验,展现出宋代文人的离愁别绪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

入雒乘轩车,中宵心有愠。傥呼黄耳来,更得辽东问。

()

读罢一时才子句,《骚》香汉艳各精神。十年我恨生差晚,不见风流种蕙人。

()

日落花梢,恹恹春倦何时省。纱窗又暝。黄月濛濛影。

没个商量,除是和愁等。罗衣冷。香阶红阵。燕子归期定。

()

春风春雨春郊绿,恰宜探春时候。况听说城东,正寒梅香瘦。

明朝须载酒。又谁道、吟鞯未就。短杖穿林,单衫藉草,妒君消受。

()

农事惟邦本,先民履亩东。翠华临广陌,彩轭驾春风。

礼备明神格,年期率土丰。劝耕时廑虑,敢为惜劳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