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未著作还

教授未著作还朗读

《教授未著作还》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以拟君子,云鸿肃羽仪。
将过上林苑,先集孝王池。
唼藻有余乐,渐磐方得时。
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君子的气质和境界为主题。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君子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诗词以"何以拟君子"作为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敬仰和追求。接下来的两句"云鸿肃羽仪,将过上林苑",描绘了君子的威严和高尚的仪态。"云鸿"代表高飞的鸿雁,象征君子的高尚品质;"肃羽仪"表示君子的严肃和庄重。"上林苑"是指皇家园林,意味着君子将要进入高贵的环境。

接下来的两句"先集孝王池,唼藻有余乐",描绘了君子在高贵的环境中享受清雅的乐趣。"孝王池"是一个历史名胜,代表了高雅的文化和艺术。"唼藻有余乐"表示君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愉悦和满足。

最后两句"渐磐方得时,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期待和努力。"渐磐方得时"意味着通过不断的修炼和积累,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野塘归莫晚,白水远连陂"则暗示诗人要尽早回归自然,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君子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君子的仪态与自然景物相得益彰,象征了道德和审美的统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君子风范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和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归计阻,欲乘风。江南春在乱莺中。千里离魂牵一线。

无人见。小梦留痕情绪乱。

()

难得望春来,君又留难住。到得君归没杏花,却又愁春去。

春去肯重来,花落还开否。到得明年有杏花,又要听春雨。

()

陈宫玉树倏歌残,怕见飞花阵作团。满院阴浓谁是主,一池波皱讵无干。

频将风信从头数,漫与星娥冷眼看。稚笋篱根勤护惜,犹应日日报平安。

()

镂月裁云手。好文章、天衣无缝,神针刺绣。写景言情无不切,一串骊珠穿就。

应不数、豪苏腻柳。脱尽人间烟火气,问前身、金粟如来否。

()

愁向清辉说。暗将离、冰纨却扇,香罗替葛。不觉凉飔吹茉莉,回首纱橱似雪。

得几度、为君簪发。行矣天边风露冷,汉时关、偏隔秦时月。

()

药房新咏气如芬,柳絮名高自不群。握管独吟诗博士,画眉争识女参军。

娇藏金屋音犹远,步出香尘意转殷。祇为天涯消息杳,几番愁摺石榴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