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原甫白鹦鹉

和刘原甫白鹦鹉朗读

《和刘原甫白鹦鹉》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能言异国鸟,来与舶帆飘。
尝过西王母,曾殊北海鳐。
雪衣应不忌,陇客幸相饶。
因忆祢处士,旧洲兰蕙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只能说话的异国白鹦鹉,它乘着船帆飘荡而来。它曾品尝过西王母的仙酒,也曾游弋于北海之上。鹦鹉穿着雪白的羽衣,应该没有什么忌讳,因此受到了陇西的客人们的幸福款待。诗人因此联想到了祢处士,回忆起了旧时洲兰蕙芳凋谢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异国白鹦鹉为主线,通过鹦鹉的形象展示了异域风情和奇异之美。鹦鹉具有能言的特点,象征着文化交流和异域文明的魅力。它乘着船帆飘荡而来,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鹦鹉的经历,展示了它曾经到过西王母那里,也曾在北海畅游,这些都是神话中的仙境和神奇之地,增添了诗词的神秘色彩。

诗中提到鹦鹉穿着雪衣,暗示它纯洁无瑕,没有世俗的束缚,也没有什么忌讳。这与陇客的幸福款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陇西客人们对异域事物的好奇和欢迎之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祢处士的怀念和对旧时洲兰蕙凋谢的伤感。祢处士是一位知名的文人,他的名字在诗中被用来引发对过去的回忆。旧洲兰蕙凋谢的意象传递了岁月流转、事物变迁的无常之感,引发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描绘异国白鹦鹉为主线,通过对鹦鹉的描绘和鹦鹉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对异域风情的向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诗人丰富的联想和感慨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东风细细柳丝丝。泥人春日迟。微波动,碧参差,暗水涨新池。

独自倚栏时。对涟漪。清流何事最相宜。浴鹅儿。

()

八月凉生桂殿秋。冰盘高挂柳梢头。云阶月地知何夕,遮断神仙白玉楼。

()

潞水滔滔南向流,家书重叠附征邮。行人临发长亭晚,更折梨花寄暮愁。

()

柳坊西、苔铺径软,开门满地红雨。清凉山色为屏障,只少溪流环住。

邀笛步。问曲瓮、危亭得似团蕉否。主人觅句。笑藤角银钩,吟情还剩,补入砑绢去。

()

学和阳春逸兴遥,吟馀花雨霎风飘。瑶池未许莲池汇,何处慈航度法桥。

()

中元令节庆皇州,云散晴空暑气收。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

瑶星合彩兰盆映,银蕊分光莲浦浮。灯光交辉看似昼,圣情怡豫太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