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朗读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宋代创作的《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野客伐山桂,
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
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
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
虹影在林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曲漕桥上送别张秘校前往庆州的场景。诗中以自然景物和行旅情怀来表达离别之情。

首先,诗人将自己比作野客,伐取了山上的桂木来修建曲漕桥,使得桥横跨在曲渚之上。这里的桂木象征着高洁和纯正的品质,而桥横跨曲渚则暗示着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事。

接着,诗人描述了桥的状况,势态危险,不适宜通过马匹,径路狭窄,仅能容纳行人。这种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艰难和不舍之情。

然后,诗人提到了小艇系泊的情景,暗示着船只的离去。这一情节与前文的桥相呼应,共同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分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想君回首处”来暗示友人离去后的回望,而“虹影在林椒”则是比喻友人的身影在离别后仍然存在于诗人的心中,犹如林椒中的彩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离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同时,通过桥与船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和不舍之情,以及友人身影在心中的长久留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斧柯未烂敲棋罢,梧竹凉阴似水泻。问奇我自勤载酒,逭暑君毋轻命驾。

吏散空庭领鹤行,昼长高枕随蝶化。佳箑传来诗句新,小字精能光彩射。

()

闲庭日暮。绛雪霏香,绕海棠无数。苔痕草色,自有个、人在花深深处。

故烧高烛,照春睡、乌阑亲谱。衍波笺、斟酌宫商,付与双鬟低度。

()

灵格移鄈上,洪流圯故宫。事同沦泗鼎,时接堕天弓。

古木千章尽,层楼百尺空。地维疑遂绝,皇鉴岂终穷。

()

谁知载鬼竟盈车,名剑何从请辟闾。会遣遐荒通博望,相传穷岛产夫诸。

见闻已辟方言馆,盟誓常凭约法书。好凿昆明勤习武,衔珠或有报恩鱼。

()

庵头广积连玄石,西凉下国相临畔。峪虚林秋有夜雨,古碑烈士段公贤。

土产石鱼岂有异,自古题名乱石滩。邀崖梁武?天井,赖老白松万万年。

()

路向安州落照时,薰风习习拂旌旗。舆中入梦人游倦,陌上飞花客到迟。

一水稻分高下陇,满山松茁短长枝。剧怜官道生幽草,软踏芒鞋总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