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谢紫微晚泛

陪谢紫微晚泛朗读

《陪谢紫微晚泛》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积雨涨起秋天的壕沟,
轻舟驶来共同邀请。
菰蒲收敛着尖锐的刀锋,
莲芡已经成熟在櫜韬(一种贮藏粮食的器皿)中。
岸边静谧,鱼儿跃出水面迎接皎洁的月光,
林中嘈杂声中,鸟儿躲避船桨的干扰。
回程时,心情愉悦而不浅,
风景恰好引发了忧思。

诗意:
这首诗以一次夜晚泛舟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环境和诗人的内心感受。秋天的雨水填满了壕沟,而诗人和其他人一同乘船出行,享受自然之美。菰蒲和莲芡的形象描绘了丰收的季节,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在安静的岸边,鱼儿纷纷跃出水面迎接明亮的月光,而林中的鸟儿则躲避船桨的干扰。诗人在此时此地感到愉悦,但同时也有一丝忧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舟行的场景,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感受。他巧妙地利用对比和意象,表达了对丰收季节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秋天的雨水充盈了壕沟,为舟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船上的人们共同分享着这份美好。菰蒲和莲芡的形象象征着富饶和希望,暗示着未来的丰收。岸边的静谧和水中的鱼儿跳跃形成了明暗对比,给人以宁静和生动的感受。林中的鸟儿躲避船桨,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对人类活动的回避。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欢愉,但仍然心系忧思,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运用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孤岭破烟石径微,湾头细雨鸬鹚飞。有人日暮倚门望,应念归人归未归。

()

高柳无丝,幺荷非镜,赚得春人都老。坐断斜阳,梦回行雨,残英有枝空绕。

凝望眼江波渺。离尊那堪倒。

()

客星□点犯仙槎,习气全粗任笑哗。眼目井观居左海,人才霞蔚慕中华。

字成瘦柏分题墨,芽展初旗试啜茶。喜得逢君天下老,柴桑氏族古名家。

()

飒飒西风冷。挂林稍、微茫淡月,碧空澄净。己被鸡声催人起,落落溪桥幽径。

舞黄叶、随风不定。店舍无烟关山远,渐轮蹄、惊动栖乌醒。

()

晓起怯梳妆。涩雨濛烟闭药房。逼忆亲纬天际远,思量。

尝把他乡作故乡。

()

江南何处迥添愁,眉叶腰枝逼杪秋。一带残黄鸦数点,断肠正在水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