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朗读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
致鹇犹恐鹇饥渴,
细织筠笼小瓦缸。
玉兔精神怜已久,
金銮人物世无双。
休争白鹤临清沼,
且伴鸣鸡向绿窗。
美羽奇毛有多少,
尔身高稳胜他邦。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送别白鹇和永叔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白鹇的关切,担心它们在旅途中会感到饥渴。他用细织的筠笼和小瓦缸来装载白鹇,以保证它们的安全和舒适。诗人还提到了玉兔,表示他对白鹇的珍视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他将白鹇比作金銮,认为它们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人物。诗人劝告白鹇不要争斗,而是应该与鸣鸡一起前往绿窗,享受宁静的生活。最后,诗人称赞白鹇的美丽羽毛和奇特毛色,认为它们的身姿高大稳重,胜过其他国家的白鹤。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白鹇和永叔为主题,通过描绘白鹇的形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珍贵事物的珍视。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白鹇比作金銮,赋予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诗中的玉兔象征着美好和祥和,与白鹇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白鹇的珍贵和稀有。诗人还通过对白鹇羽毛和身姿的赞美,表达了对其美丽和高贵的赞赏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界和珍贵事物的独特感悟,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不信西湖在眼前,故人同上总宜船。耻居王后成新赏,驾勒刘回合放颠。

山冷便思携鹤住,官高未任伴鸥眠。西溪闻道宜招隐,卜筑何当共一廛。

()

绿发蟠云,看犀帘乍捲,约鬓芳馨。琼钗两行低卸,双亸蜻蜓。

兰烟蕙露,染湘发、金粉星星。回头重、盘龙明镜鸾,顾影梳掠蝉翎。

()

积雪半遮山,残冰犹在地。旭日射车窗,盎然有暖意。

柳芽苞欲放,草色淡如睡。青葱未可言,各各含生气。

()

碧丛丛里新霜后,婆娑一院香细。黄金三寸压枝圆,正已凉天气。

试小剪、生枝平蒂。绿窗先拭乌皮几。见罗帕分来,惹赋笔、沉吟取对,南海丹荔。

()

男儿三十尚贫贱,土室低头事笔砚。落魄恐遭厮养辱,苦吟畏被妻孥见。

冬日不炉夏不扇,坐穿一榻破万卷。西行发策献至尊,致身不受将军荐。

()

夙夜期琼屑,三冬日见晴。省修求直谏,祈祷秉精诚。

瑞雪春时降,彤庭喜气盈。苍旻仁爱普,亿兆荷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