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殿丞通判处州

送李殿丞通判处州朗读

《送李殿丞通判处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近亲拜官,不畏千里险。
顺流而上赣水,石头乱波惊颭。
舟人早已熟悉,曲折地回避。
何必担心失去便利,依旧忧虑也会掩盖。
曾经我从平流而来,梦魇仍然让我心悸。
如今遇到子方即将离去,青丝刚染成新颜色。
沙头有官吏在等待,惴惴不安地立在板前。
鸿雁正在飞翔,争相观看朱服的威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将要离别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将近亲拜官的旅程,表达了他对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勇敢态度。他描述了舟行赣水的情景,以及舟人熟练地驾驶船只避开石头的技巧。诗人表达了对失去便利的不担心和对忧虑的掩盖。他回忆起自己从平流而来的经历,仍然感到心悸。最后,诗人描述了沙头上等待的官吏和飞翔的鸿雁,展示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庄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悲壮和庄重。他通过描写舟行赣水的情景,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定。诗人的回忆和感慨,使整首诗词更具情感共鸣。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等待的官吏和飞翔的鸿雁,展示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庄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离别时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终岁恹恹怯往还。盈盈两袖泪痕潸。一心解织愁千缕,双鬓慵梳月半湾。

鸳被冷,琐窗寒,翻经画阁忏红颜。枕函稽首殷勤意,不尽笺题寄小鬟。

()

洞门深锁,烟霞苍苍,不断松杉翠。芝田采遍,玉颜常驻,何曾落齿。

海上当年,羽衣宝髻,凤箫闲吹。记蓬莱旧景,餐花饮月,经多少,仙家事。

()

故人邀我,城南访菊,已过黄花时节。更从何处问秋芳,见一路、霜林残叶。

蒹葭阁下,陶然亭外,剩有寒芦如雪。冷烟薄雾淡斜阳,望不见、西山重叠。

()

东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阁前山水画,晚妆楼外辋川图。

燕子引新雏。

()

石头城、六花密洒,惊心时序频抚。怀君转忆临岐际,秋艇剪江飞雨。

中山府。便从此、无人同谱尊前句。怜予久住。盼故国湖天,绿蓑渔榜,未许载情去。

()

萧萧鉴玄夜,幽室生微凉。眷言念君子,沈痛迫中肠。

音徽日以杳,翰墨犹芬芳。灵帷空萧条,斋奠直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