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琴

鸣琴朗读

《鸣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

这首诗词通过琴声来象征古人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作者说虽然古人的声音传世流传下来,但是我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古人的意义和思想。古人已经远去,这让作者感到悲伤,尤其是对广陵(指古代的扬州)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刻。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作者通过琴声来象征古人的声音,强调了古人的重要性和他们对后世的影响。然而,作者也感叹古人已经远去,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和思想,这让他感到悲伤。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广陵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通过琴声和古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它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古人智慧的渴望。同时,诗词中的悲哀情绪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整首诗词简洁而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让人对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厚重有了更深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独立众山顶,乾坤一望收。九州皆在眠,四岳尽低头。

日月窗前涌,云霞槛外浮。何时重策杖,岩壑遍登游。

()

珠帘静。双金定。可人斜向屏山凭。脸儿微赤眉儿翠。

醉醉醉。黎云醒。兰脂剩。身慵但呼香茗。檀郎至。回头避。

()

寥寥天宇廓,流电时一惊。奄忽不可见,神迅谁与伦。

狂心倘可歇,智眼自圆明。勿用世间想,貌彼虚空情。

()

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

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

()

不是图中是梦中。非花非雾隔帘栊。窄衫低髻正相同。

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此时携手月溟濛。

()

天涯风雨怨离群,雁塞秋深倍忆君。故国梦迷芳草路,孤舟人隔大江云。

津亭渔火窗中见,秋浦潮声月下闻。莫怪登楼情不禁,关山黄叶正纷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