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朗读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曾听闻信都的侯爵,曾在画舫的斋室中作画。
这句话开篇,描绘了诗人过去在信都城中的生活情景。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如今空荡荡的房屋两侧都被打开,酒杯宴席摆满一排。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信都后,房屋空置,酒宴场景不再。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左顾望去,树木如同岸边;右盼望去,堵墙如同悬崖。
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眼前的景物,表达了他对信都的怀念之情。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既然没有了风波和忧虑,只与周围的景物和谐相处。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离开信都后,心境的宁静与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自从离开信都,来者的兴致与意愿变得不合。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离开信都后,与来者的兴趣和意愿不再一致。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房屋改为了仓库和马厩,花木被当作柴火。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后,房屋被改变用途,花木被砍伐作为燃料。

君当访甚迹,更葺安旧牌。
你应该去寻访一些重要的迹象,修整好旧有的标牌。
这句话是诗人对读者的建议,希望读者能够寻找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修复好旧有的标志。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记得石傥仍然在那里,只需清洗掉尘土。
这句话提醒读者,石傥(地名)仍然存在,只需要清除尘土即可。

然后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然后酿造井水和泉水,与前人一起吟诵醉意。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在修复旧有的标志后,能够与前人一起共享美好的时光。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寄语灵河的守卫者,高高地怀念这次离别。
这句话是诗人对灵河守卫者的寄语,表达了他对灵河的留恋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离开信都后的变化和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读者的寄语,希望读者能够珍惜过去的记忆,修复旧有的标志,并与前人一起共享美好的时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心共香苞卷。卸啼妆、却施檀晕,湘娥恨遣。直拂芸辉绡账薄,云母簟纹波泫。

新粉扑、罗浮蝶茧。说与桐花羞待凤,雪衣寒、水月毫光浅。

()

田家本村朴,意颇好文人。目不晓《诗》《书》,识字为可尊。

衣食苟有余,即思教子孙。敢望列科第,使足记姓名。

()

闲云三两岫,深处是山家。幽径无来客,轻风扫落花。

溪光空翠合,树影夕阳斜。回指旧游处,苍苍横暮霞。

()

无情绪,无情绪,寂寞掩重门。银蜡心多才有泪,宝香字断更无痕。

梨花浸黄昏。

()

厌朝朝、轻衫细马,鞭丝帽影尘土。匆匆不料逢吴客,一笑浑忘羁旅。

深院宇。正满径吹香、半树桃含雨。红牙未度。见蛾约修眉,螺盘小髻,错认是番女。

()

伏波南下五溪深,破浪楼船达桂林。烽火连营铸铜鼓,雨中滴出汉时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