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绝诗清风亭。宋代。王禹偁。兹亭废已久,厥趾犹在哉。清风为我起,疑有精灵来。神交念宫相,临砌倾一杯。回头问黄菊,寂寞与谁开。
《八绝诗清风亭》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风亭已经废弃了很久,但它的痕迹仍然存在。清风为我吹拂,仿佛有精灵降临其中。我心与宫相交,临砌边倾斟一杯酒。我转身问黄菊花,它孤寂地开放,不知与谁相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风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清风亭作为一个废弃的地方,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人借助清风的吹拂,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他与宫相交,可能指的是他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思考着过去的往事。临砌倾一杯,是诗人在清风亭边倒酒,寄托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转身问黄菊花,黄菊花的孤寂开放与诗人的寂寞心境相呼应,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依之感。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清风亭和黄菊花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的孤寂和寂寞之感。同时,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友谊的思念,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哀愁之意。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潭溪十咏 其十 南溪。宋代。刘子翚。聊为溪上游,一步一回顾。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惟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
回乡偶书。宋代。张明中。不见眉间半点黄,花开花落总他乡,子规偏向三更月,唤起愁人也断肠。
露华。清代。王时翔。墙根一簇。渐碧叶抽苗,淡洁如玉。不费砻磨,名入镜台奁录。悄倚月夜莎阶,粉绽半含香粟。幽韵冷,同时紫琼,已自嫌俗。纤纤可许偷握。正雪样横枝,斜绾浓绿。误向倦眠孤馆,除下敲竹。仿佛堕折搔头,人去汉宫难续。清露底,空思个侬妆束。
刘智远。清代。洪亮吉。头颅一掷几不完,改名且复称儒冠。改名谁?刘智远。后六百年当帝汉,姓名先已成左券。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宋代。苏辙。执热宁忘濯,清心自释烦。东朝闻好语,畏日解余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