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寂圃

香寂圃朗读

《香寂圃》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陂陀茶山西,
草树无空空。
呼儿锄其荒,
花木乱栽种。
葩华以时折,
芗泽得风送。
真成摩诘病,
幻出天女供。
游人等蜂蜨,
晴日竞喧哄。
灵坚不自持,
玉陇纷一哄。
谁知根尘间,
境界极空洞。
诚能返其流,
当见寂不动。
花飞已无踪,
香过忽如梦。
于焉自闻闻,
尔乃得大用。

诗意:
《香寂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香气四溢的茶山园林。诗人呼唤儿童来清理园中的荒杂之物,同时乱植各种花木。花朵在适当的时节盛开,芬芳的香气随风飘送。这个茶园仿佛成为了一个仙境,摩诘病(佛教中的一种疾病)真实地显现出来,天女也似乎从幻境中现身。游人们纷纷前来观赏和嬉戏,阳光明媚,热闹非凡。然而,这个园林并不自持,像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谁能够意识到这片尘世之间,存在着极为空灵和深远的境界呢?只有真正能够回归自然流动的人,才能领悟到无动于衷的宁静。花朵凋零飘落,香气也渐渐消散,仿佛一场梦境。只有通过内心的洞察,才能真正体验到它的价值和意义。

赏析:
《香寂圃》通过对茶山园林的描绘,表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妙的景象。诗人运用生动的词语描绘了花木盛开、香气四溢的场景。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常和虚幻的意味。摩诘病和天女的描绘使得整个茶园似乎超越了凡尘,具有一种超自然的氛围。游人们的嬉戏和喧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境界的虚幻和深远。最后,诗人通过描述花朵凋零和香气消散的情景,呈现了一种无常和变幻的感觉。只有通过内心的觉察和洞察,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茶山园林的价值所在。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觉察。诗人通过对虚幻和真实、喧嚣和宁静的对比,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境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词在描写细腻和意境营造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引发读者对生命、存在和内心觉察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等,增强了诗意的表达和感染力。

总之,《香寂圃》通过对茶山园林的描绘和对境界的探索,以及对虚幻和真实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内心觉察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体悟。这首诗词以其深远的意义和优美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

猜你喜欢

孤城郭外眺烟波,日落云寒朔气多。四海萍踪人易老,万山雪色雁初过。

穆陵壮气连边塞,漳水分流纳卫河。更值天涯将岁暮,平生心事独悲歌。

()

曲曲银屏画折枝。檐花欲笑向伊谁。楼上轻寒罗袂薄,最相思。

频拂粉绵鸾镜暗,乍调筠管凤箫迟。绿鬓徘徊浑不是,少年时。

()

简书无计定苍黄,赢得星星两鬓霜。缥缈堪寻蓬岛胜,绸缪且补苇城荒。

更期飞将从天降,可许颓波障海狂。惆怅苏台麋鹿走,何时重复吊真娘。

()

百尺松阴十亩园,此中人物似桃源。衣冠俎豆犹三代,鸡犬桑麻自一村。

垣外白榆随宿列,树头青鸟候风翻。坐来髣髴疑仙境,试问先生笑不言。

()

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风期尝磊落,节行特崎岖。

坐识人伦杰,行知国器殊。论兵卑左氏,画计小阴符。

()

宝帷围香,雕阑贮玉,梨花双锁娇云。嫩寒初褪,妆成钿阁笼晴。

裁鸳绮,绣星辰。倩护他、香雪缤纷。莫教那、残烟疏雨,狼藉散芳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