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送庄郎中归朝二首

拟古送庄郎中归朝二首朗读

《拟古送庄郎中归朝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涉江采芙蓉,露华不盈筐。
杂之兰为佩,申之蕙为纕。
持此孰与赠,美人天一方。
驷虬乘苍鷖,御风朝虚皇。
袖中治安书,琅琅奏明光。
探囊出刀圭,为民起膏肓。
临流不可渡,与世为津梁。
玉池浸鸡舌,薰作青史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郎中(古代官职)归朝的场景,以古意现代,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并表达了对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描述了美丽的景物、高贵的坐骑、权力的象征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最后表达了对自己在历史中留下美好印记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美的追求。下面对诗中的几个重要意象进行分析:

1. 涉江采芙蓉,露华不盈筐:描绘了江边采摘芙蓉的情景,芙蓉以其美丽和纯洁的形象象征了美人。

2. 杂之兰为佩,申之蕙为纕:将芙蓉与兰花、蕙草混合佩戴,显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多样化的追崇。

3. 驷虬乘苍鷖,御风朝虚皇:描述了庄严而高贵的坐骑,展现了归朝者的威严和权力。

4. 袖中治安书,琅琅奏明光:以治安书为象征,表达了归朝者肩负的责任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5. 探囊出刀圭,为民起膏肓:将刀圭(古代官员的标志)与为民众服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为人民谋福祉的决心和担当。

6. 临流不可渡,与世为津梁:以流水为隐喻,表达了归朝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己在历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7. 玉池浸鸡舌,薰作青史香:将玉池与鸡舌(古代传世名器)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自己留名青史的愿望和对功绩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崇高的形象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对归朝者的赞颂,同时借以思考和探讨政治担当和为民众服务的责任。这首诗词以婉约清丽的形式,展示了洪咨夔的诗才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拟古送庄郎中归朝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涉江采芙蓉,露华不盈筐。
杂之兰为佩,申之蕙为纕。
持此孰与赠,美人天一方。
驷虬乘苍鷖,御风朝虚皇。
袖中治安书,琅琅奏明光。
探囊出刀圭,为民起膏肓。
临流不可渡,与世为津梁。
玉池浸鸡舌,薰作青史香。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庄郎中归朝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归朝者的赞美和对政治担当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美丽的芙蓉花,但由于露水的珠华太多而无法装满筐篮。诗人将芙蓉花与兰花、蕙草混合佩戴,代表了美人的高贵和多样化。诗人认为持有这样的礼物送给美人,她将会成为整个天地间最美的存在。诗中还描写了归朝者骑着高贵的马匹,驾驭着苍鷖(一种神鸟),御风而行,仿佛迎接着皇帝的归来。归朝者的袖中装有治安书,庄重地奏响明亮的声音,象征着他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他从囊中取出刀圭(古代官员的标志),代表着他为民众的利益而奋斗。他站在不可逾越的急流旁边,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他的功绩像珍贵的鸡舌石一样沉浸在玉池中,散发出青史留名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高贵形象和寓意,表达了对归朝者的赞美和对政治担当的思考。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以涉江采芙蓉的情景开头,以美丽的芙蓉花象征美人。将芙蓉花和兰花、蕙草混合佩戴,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多样化的追崇。

接着描绘了归朝者骑着高贵的马匹和驾驭苍鷖的场景,展示了归朝者的威严和权力。

诗中还强调了归朝者的政治担当和为民众服务的责任。袖中装有治安书,庄重地奏响明亮的声音,象征着他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探囊中拿出刀圭,代表他为民众的利益而奋斗。

最后,诗人通过急流不可渡的隐喻,表达了归朝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自己在历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希望自己的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玉立长身宋广文,长州重到忽思君。遥怜屈贾英灵地,朴学奇才张一军。

()

橘雨初消,杏檐还湿,篱花新黄。雁字风刀,一绳吹断,楼小斜照长。

江湖载酒,柘西招蝶,可怜都隔词场。怪秋锦、筠扉也掩,诗瓢挑向濠梁。

()

威德绥荒服,乘舆按部回。欢声盈朔漠,瑞蔼被龙堆。

鞭拂霜花净,旗飘野吹开。更遵丰沛路,陵殿荐尊罍。

()

连宵旅馆听秋风,起卷疏帘眼界空。一径淡烟山寺外,数峰苍霭夕阳中。

始知世态随时变,看到秋林岂昔同。若过圣湖新景地,何须重问梵王宫。

()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

缉雅堂开宴,公余偶咏觞。吟君珠玉集,笑我簿书忙。

径竹朝烟润,池莲晓露香。文星尝驻节,咫尺近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