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

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朗读

《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
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
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
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

这首诗词描绘了洪咨夔前往因寺游览的景象。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的第一句“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描述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在一个温暖的秋日游览。这里的“午羲”指的是太阳,暖阳洒在大地上,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第二句“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描绘了因寺的环境。因寺位于束山之上,寺庙历史悠久。这里的“束山”是指寺庙所在的山岭,而“知寺古”则表示该寺庙的历史悠久。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发现游客稀少,僧侣们也显得异常怪异,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描绘了诗人游览的过程。箨是竹子的新芽,这里指的是脚下的竹叶,滑溜如油。诗人穿越危险的山路,穿过茂密的竹林,踏着滑溜的竹叶前行。藤钩则是指藤蔓,穿插在茂密的衣服上,形容了前行的困难和艰险。

最后两句“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升起,明亮如黄金,夜风静止无动,人们点亮灯火,照亮了回归的彩虹桥。整个景象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洪咨夔游览因寺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具体的自然景物和寺庙的形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宁静、幽静的氛围。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老觉人间万事轻,不妨闲处得闲行。
西山鸟没暮云合,南浦堤平春水生。
孤操不渝无鹤怨,淡交耐久有鸥盟。
先民幸处吾能胜,生长兵间老太平。
()

村落人家总入诗,下驴盘薄立多时。
霜陂一掬清于鉴,漱着牙根便忆归。

()

玉绳界西陆,澄空净如浣。
庭柯泫零露,早见圆景满。
悄焉增永怀,顿令衣带缓。

()
窗外啼莺,报数日西园,花事都空。
绣屋专房,姚魏渐邀新宠。
葱翠试剪春畦,羞对酒、夜寒犹重。
误暗期、绿架香洞。
()

道人江南来,快作临川语。立谈当夕照,乡闾问安否。

坐令十年心,想见西津渡。少年游诸方,乃欲追佛祖。

()

何必逢人尽说贫,自来求已胜求人。
梅花落尽青山远,深掩柴门过一春。

()
达士弦性直,佞人胶辞柔。
靳尚一言巧,灵均千古愁。
孤蟾魄长在,寒云恨难收。
空使湘江水,至今无濁流。
()

十三女郎不出门,父娘墓在葛山根。同携女伴踏青去,不上道旁苏小坟。

()

雨后水初漫,日斜山更明。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

扫石看题字,临流试濯缨。桥南一亭好,新得翰林名。

()

含锋新吐嫩红芽,势欲书空映早霞。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

()
江柳不堪折,江花照眼明。
天将孤雁远,风送一帆轻。
红树宜秋色,黄芦杂雨声。
吴云半千里,如在月中行。
()

官閒小辟郡斋深,种竹移花不废吟。博洽未须论旧学,忧勤宁假惜分阴。

囱含远岫浮佳气,云暖珍禽送好音。岂谓衰迟劳慰藉,每论诗罢更论心。

()

大篇无法须自悟,小语有益最难寻。
祗今人嫌此老谑,后来追忆直千金。

()
口诵百中经,手运周天数。
试问薇垣一小星,谁知是、韩王普。
知得客星来,知得贤人聚。
我若乘槎犯斗牛,莫向常人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