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八首

高竹八首朗读

《高竹八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高竹杂高梧,还惊秋节初。
晚凉尤右喜,旧帙亦宜舒。
池阁轻风里,园林晚景余。
人生有此乐,何必较锱铢。

中文译文:
高高的竹子与茂密的梧桐混在一起,
依然惊动了初秋的节日氛围。
夜晚的凉意尤为让人愉悦,
打开旧书,也倍感舒适。
池塘阁楼中,微风吹拂,
园林中的晚景余韵犹存。
人生拥有这样的快乐,
何必计较那些微小的得失。

诗意和赏析:
《高竹八首》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秋日景象,通过高竹、高梧、晚凉和旧帙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首先,高竹与高梧交错,形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这里的"高竹"和"高梧"都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象征着诗人心中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它们交织在一起,展示了自然界的独特之美。

接着,诗人提到了初秋的节日氛围,给人以惊喜之感。初秋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庆祝丰收和团聚。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视和欣喜。

然后,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凉意,称其为"右喜",即特别令人愉悦的感受。夜晚的凉意带来舒适和宁静,使人心旷神怡。

诗中的"旧帙"指的是旧书,打开旧书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在书籍中寻找心灵慰藉和启迪的愿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池塘阁楼中的微风吹拂,以及园林的晚景。这里的池塘和园林代表了宁静和美好的环境,微风轻拂则增添了一丝清新和宜人的氛围。

最后两句"人生有此乐,何必较锱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认为,拥有这样的快乐和美好的景色,就不必为微小的得失而计较,应该以宽容和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高竹八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深思的感受,展示了邵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弱蔓柔条野色新,托根老桧几秋春。花开烂漫垂如锦,招得村村拾翠人。

()

豆蔻稍头,恁年纪、值得量珠高价。休夸燕子轻盈,腰肢更矫奼。

春院静、琵琶一曲,也应算、调高和寡。一镜湖光,十眉山色,花底游冶。

()

迤北唐仓镇,微茫霁色边。鸡埘对流水,鳞瓦接寒烟。

拂壁看诗版,当垆数酒钱。山家似江驿,略欠钓鱼船。

()

小白蘋香,打湖上鸳鸯,橹枝声细。谁料逢君,又在他山此水。

甚抛了、熟鹭驯鸥,把轻衫瘦马,换却蓑袂。官壶量盏,且缓剪江帆翅。

()

古寺白日丽,东风吹蹄轮。川红澹颜色,落砌痕犹新。

群贤会高座,送客兼送春。春既不我留,客复追红尘。

()

天上根盘若木枝,朝阳辉映日纷披。葵心北拱输丹禁,棣萼春荣护赤墀。

干济有才频入告,职司无缺亦书思。忠勤佐就升平业,长保勋名奕世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