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吟

老去吟朗读

《老去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岁渐长,鬓发已斑白,虽然内心仍然年轻,但岁月使我得以享受清闲。如何才能在云山之外找到自己的满足,更愿心游荡于诗和酒的间隙。我用大字书写诗篇来表达我的志向,小杯中斟满美酒,使我脸上泛起红晕。春雷震动了千年的沉寂,我的笔下苍龙在自由地飞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邵雍老去后的心境和追求。尽管岁月已经使他的鬓发斑白,但他仍然怀有年轻的心灵。他享受着岁月带来的安逸和宁静,但心中仍然有一种不甘心的追求,希望能够在云山之外找到自己满意的境界。他希望通过诗歌和酒来放飞自己的心灵,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最后两句描绘了他的笔下苍龙,象征着他的才华和创作,展现了他自由自在的精神飞扬。

赏析:
《老去吟》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年老的感受和内心的追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才华的追求。诗中的"鬓已斑"和"心年岁合清闲"描绘了作者的年老和内心的安逸。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能够在云山之外找到更高的境界,这是他对自由和精神追求的表达。他将自己的志向写成大字,用小杯中的美酒来激发自己的激情和情感。最后两句"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龙自往还"描绘了他的笔下苍龙,象征着他的才华和创作的自由自在。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由、才华和追求的向往与不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

天上玉楼传诏夜,人间金币议和年。哀时哭友无穷泪,夜雨江南应未眠。

()

首夏半晴天。曲水无由系画船。恨不共君同一醉,尊前。

饱听飞琼绿绮弦。

()

露冷霜高起暮砧,六张五角费沈吟。春蚕自缚全身茧,秋雁终存万里心。

可奈红墙凉汉迥,谁怜翠袖晓寒侵。年来亦有消愁处,镫在檠时酒乍斟。

()

展卷吟怀放。叹斯人、文章歌哭,古今同望。岂止才华倾八斗,应是闲愁无量。

休更似、落梅凄怅。鹤背风高仙骨冷,剩人间、尘土诗魂葬。

()

秋光媚客似春光,重九尊前草树香。可记前年宝藏寺,西山暮雨怨吴郎。

()

吴鬟越鬓,结千丝网得。恰在横街月明夕。算白歈椒响,从此停歌,香奁句、一一苔笺重襞。

镂金红象管,只画烟蛾,可有閒情点云石。花底散朝回,携坐灯前,擎纤手,鸡缸一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