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吟

观物吟朗读

《观物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事变迁,表达了时光更迭、物质生命的枯荣和人事兴废的真实性。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时有代谢,物有枯荣。
人有衰盛,事有废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就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物质世界的变化。时光在不断地代谢,万物也有着生长和凋零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四季更迭,还是人类社会的兴衰荣辱,都在这无情的时间长河中轮回变化。

邵雍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达了人的衰老和事物的废弃。人类也有衰老的过程,无论是个体的生命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衰退的时刻。同时,事物也有废弃的时刻,曾经兴盛的事业或事物也会渐渐走向衰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时光的无情和物质世界的变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生命,都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兴盛和衰退、荣耀和废弃的过程。这种观察和思考,反映了邵雍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无常和变化的思索。

这首诗以简短的词句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呈现出一种淡泊和超脱的境界。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理解生命和事物的无常,以及人事兴废的真实性。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光流转和物质世界变迁的思考,唤起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呜呼,圣人千载不复生,黄河之水何时清。浊浪排空倒山岳,须臾沦没七十城。

蛟龙吐雾蔽天黑,不闻哭声闻水声。天子宵衣起长叹,诏起师臣出防捍。

()

映月非秋影,晚香直至今。人情仍旧向,篱落故相亲。

入目似余傲,此君无是心。摧残霜又雪,根底得春深。

()

始华曾记暮春时,五月香风着地吹。金井倚来添别恨,绣帘垂下说相思。

衰翁漫忆琅玕实,小凤先巢翡翠枝。非雾非花劳想象,道家装束最相宜。

()

冥色不堪旦,暗投无夜光。短檠风寂寞,枯坐意深长。

夜气沉虚席,檐花落睡乡。呼书欲同梦,枕月冷空床。

()

岸然道貌烟霞友,青眼相逢与我厚。花木清幽荫竹轩,草亭潇洒大如斗。

华表千年鹤已飞,园林易主空沾衣。至今重过西州路,鸦啼茖日迟迟归。

()

伏日多风雨。郁郁葱葱,正阁前凝伫。忽飞来妙语。

堪叫绝、拍案珠玑无数。声价重标题,名足与、平津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