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开吟

窥开吟朗读

《窥开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中以"窥开"为引子,指的是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和揭示,通过这种揭示,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不断增加。在这个基础上,邵雍将目光转向人情世态,认为人性和社会的真相也逐渐被揭示和认知。他认为这种认知既可惋叹,又可唾弃,既可鄙视,又可嗤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物理窥开"的形象描绘,将人性和社会现象与自然界的揭示进行对比,表达了邵雍对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的思考。他认为人性和社会的真相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既有令人惋叹的一面,也有令人唾弃的一面。这种观点体现了邵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诗中的"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的矛盾情感。"可嗟"表示对人性的悲叹,认为其中存在令人遗憾之处;"可唾"则表示对人性的唾弃,认为其中存在令人厌恶之处;"堪鄙"表示对社会现象的鄙视,认为其中存在令人不屑之处;"堪嗤"则表示对社会现象的嗤笑,认为其中存在令人讥讽之处。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看法,通过对物理和人情的对比,展现了邵雍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审视自身和社会的不足,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邵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倘作家书寄哲兄,淮阴重话七年情。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

吴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羁旅。蜡屐寻山,黄泥封酒,小有逢迎今雨。

怀沙辍赋。梦不到南州,邓林夸父。且逐寒潮,金阊一角饯秋去。

()

瑟瑟轻寒,正珠帘晓卷,秋心凄紧。瘦蝶不来,飘零一天宫粉。

莫令真个敲残,留傍取、玉妆台近。窥镜。乍无人,一笑平添幽韵。

()

九日秋容老,山山晴色宜。紫萸香可佩,黄菊艳当时。

屐为登高著,尊因选胜移。愿言多载酒,拂石醉题诗。

()

峰峻疑无路,云深却有扉。鹤闲时独唳,花静不轻飞。

洞里春长驻,壶中月更辉。一潭空似镜,碧色动帘衣。

()

慈恩莫并与天崇,御制遥颁宠锡隆。挥洒仙毫凝湛露,捧摇宝扇被仁风。

四诗寻绎宸章里,八体兼收睿笔中。圣蕴难窥真万仞,于兹力学愿磨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