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凤翔横渠张子厚学士。宋代。邵雍。秦甸山河半域中,精英孕育古今同。古来贤杰知多少,何代无人振素风。
《和凤翔横渠张子厚学士》是宋代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甸山河半域中,
精英孕育古今同。
古来贤杰知多少,
何代无人振素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凤翔横渠张子厚学士的赞美和敬意。诗中提到了秦甸山河,意味着这个地方是充满了历史的古老之地。作者称这个地方孕育了许多精英人物,这些人物的伟大成就在古今中都有所体现。作者感叹古代贤明的人才有多少,表达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敬佩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张子厚学士的赞颂,表示他是当代振兴道德风尚的杰出人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智者和杰出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代英才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古代的修辞手法,如对仕途地名的提及、对历史人物的称颂等,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通过对秦甸山河和精英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瑰宝和历史的厚重。最后对张子厚学士的称颂更是点明了作者对当代杰出人物的仰慕和赞赏。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古代智者和当代英才的崇敬之情。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跃鱼二首 其二。明代。庞嵩。入境诸天寂,跃鱼时在津。岂因琴出听,应罢钓来驯。鬣破龙门锦,波翻禹浪银。济时云雨具,应与后生论。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其九 北高峰。明代。胡应麟。言寻王子乔,吹笙跨鸾鹤。高峰不见人,日暮藤花落。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唐代。李白。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清代。佚名。[姑洗为羽]星入于茂,兴火具诎。火出于辰,兴星俱伸。一伸一诎,孰操从之。利用出入,民咸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