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陕

过陕朗读

《过陕》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吾祖道何光,二南分一方。
开周为太保,封陕辅成王。
岁月装辽邈,山川造渺茫。
世孙虽不肖,犹解忆甘棠。

诗意:
诗人以过陕为背景,表达了对祖辈的景仰和对历史的思考。他回顾了祖先的成就和荣耀,同时也思考了光阴的流逝和山川沧桑的无穷广袤。最后,他承认自己尽管不如祖辈,但仍然怀念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和家族的传承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诗人称颂了自己的祖辈,称他们的道德和智慧之光照耀着后代。"吾祖道何光"表达了对祖辈的景仰之情。接着,诗人提到了陕西地区,称之为"二南",指的是陕西是中国的南方。他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和热爱。"开周为太保,封陕辅成王"是指祖辈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周朝为了保护陕西地区的安全而设立太保之职,封赏辅佐成王。这表达了诗人对祖辈功绩的赞美和敬仰。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时间的思考。"岁月装辽邈,山川造渺茫"描绘了岁月的辽阔和山川的浩渺,暗示了光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种对时间的感慨使诗人更加珍惜过去的时光。

最后两句"世孙虽不肖,犹解忆甘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逊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诗人自称"世孙",表达了自己与祖辈的代沟和不如祖辈的境遇。然而,他仍然能够解忆和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这也表达了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家族与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祖辈的景仰和对光阴流逝的思考。诗人以自己不如祖辈的境遇,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时间流转和传承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月色如霜照满营,终宵鼙鼓杂金钲。人眠枯草寒无寐,马齧空槽夜有声。

诸将运筹纾圣虑,四郊多垒耻吾生。自看身手非无用,投笔从今学论兵。

()

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

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

()

清露下,月明中,凤凰栖老碧梧桐。吹箫仙子凌风去,十二楼台花自红。

()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

长短旗亭,淡黄杨柳。风鞭露

()

平原浅草澹烟和,指点牛羊下绿坡。逐队饮时泉响细,偷闲卧处柳阴多。

长河曲岸悠扬笛,斜日微风断续歌。借问道傍骑马客,何如犊背稳披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