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名吟

刑名吟朗读

《刑名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子多追求名誉,
小人多逃避刑罚。
善恶有相同和不同,
一切归于个人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名誉和刑罚对于人们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待善恶行为的不同态度。邵雍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名誉的追求和对刑罚的回避。他指出,善恶行为在君子和小人之间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不同之处。最后,他认为一切归结于个人的情感与选择。

赏析:
1. 对立的对比:诗中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突出了名誉和刑罚对于不同人群的作用。这种对比展示了道德品质和人性的差异,突显了人们对名誉和刑罚的态度。

2. 善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邵雍指出,善恶行为在君子和小人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种观点引发了人们对善恶行为的思考和讨论,反映了人性复杂性的一面。

3. 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个人情感和选择的决定性作用。诗人认为,人们对待善恶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他们个人的情感和决定。

《刑名吟》通过对君子和小人、善恶行为以及个人选择的描绘,反映了邵雍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这首诗词提醒人们要审视自己对名誉和刑罚的态度,并强调个人情感和选择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崚阁俯清州,凭栏极远眸。云迷三淀水,日落九河流。

独倚晴空外,真宜最上头。振衣风浩荡,长啸兴偏遒。

()

忆昔过从日,偏承藻鉴殊。堂中延太守,门外揖王符。

木叶空郊晚,鱼鳞大泽枯。邈如人世隔,无复问黄垆。

()

十年提倡受恩身,惨绿年华记忆真。江左名场前辈在,敢将名氏厕陈人。

()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

六盘昨夜雷雨作,山东飞雨山西雹。天公岂独惎西民,划尽田禾一何虐。

青者胡麻黄者麦,荞麦花开红间白。可怜昨日异今朝,败穗残花满阡陌。

()

轻装才卸梅花里,匆匆带春归去。妓馆笼灯,僧畦斸笋,招尽西湖鸥鹭。

青溪梦雨。苦夜夜催人,挂帆南浦。未了游情,更寻鸳水旧吟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