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呈裴李二同年

秋兴呈裴李二同年朗读

《秋兴呈裴李二同年》是宋代文士寇准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兴逐凉吹,
飒然驱烦襟。
人悲故乡远,
叶落空山深。

楚俗伤去恨,
秦城稀来音。
何当返烟渭,
自乐于园林。

中文译文:
秋天的兴致随着凉风一起升腾,
清爽的风吹散了压抑的情绪。
人们因思念故乡而悲伤,
树叶飘落在空山深处。

南方的风俗使人伤感过去的恨意,
北方的秦城稀少传来音讯。
何时才能返回烟波浩渺的渭水边,
自在地享受园林的乐趣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秋天的凉风吹拂着,使得作者的烦躁情绪被驱散,内心变得清爽。然而,作者却因为离乡背井而感到悲伤,思念着故乡的人和事。诗中的"叶落空山深"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离乡的孤独和寂寞。

诗的后半部分,楚俗和秦城分别代表了南方和北方。楚俗指的是楚地的风俗习惯,可能让作者想起了过去的恨意和痛苦。而秦城的音讯稀少,则暗示着作者在北方的孤独感和缺乏交流的困境。最后两句"何当返烟渭,自乐于园林"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回到烟波浩渺的渭水边,过上自在、舒适的生活,享受园林的乐趣。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离乡的痛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展现了寇准对离乡之苦的深刻感受,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朗读
()

猜你喜欢

仆身余情忏悔多,华年流水去蹉跎。画帘烛暗潇潇雨,绮陌人归缓缓歌。

桂叶自能香玉露,藕花何幸傍银河。不堪旧事成追忆,明镜重烦照泪波。

()

白云映空流,独鹤带露警。候变知节逝,漏长识夜永。

乘兴自斟酌,酒酣气益猛。防身有长剑,利物乏修绠。

()

茅屋疏篱翠蔓牵,绕篱桑拓翳平田。村中斑白闲无事,垄上青黄喜有年。

比户机梭鸣月下,一家儿女聚灯前。那能更羡公侯贵,蟹美鱼肥稻熟天。

()

玉殿班齐捧御筵,千官歌祝算绵延。筹添甲子逢初度,椿纪干支庆永年。

远贡越裳重九译,来朝绛节会群仙。更张内宴帘高卷,叠奏云韶响彻天。

()

琼楼高耸石栏斜,列坐流殇次水涯。胜集补修三日禊,春风正放一林花。

醉醒不敢分人我,清浊常思托袈裟。白发衣衿尘土在,强颜随分谱年华。

()

经训儿能授,疆场弟未还。一身居燕燕,两目夜鳏鳏。

此境真如水,何缘更出山。萧然无去住,遮莫是禅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