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感秋

成安感秋朗读

《成安感秋》是宋代诗人寇准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蝉噪木叶下,远客忽惊秋。
凝恨悲晚候,万绪皆如抽。
芳时同梦幻,急景如奔流。
念我何为者,年来生百忧。

贫居负胜事,壮岁伤羁游。
临民惭墨绶,垂钓思沧州。
达则济天下,穷当守一丘。
胡能效时辈,靦冒随沉浮。

中文译文:
蝉声嘈杂在树叶下,远客突然惊觉秋天来临。
凝结着怨恨,悲伤着晚来的等待,万种忧虑纷至沓来。
美好的时光如同梦幻,瞬息万变的景象如奔流。
我思念着自己的身份和作为,这些年来生活中充满了百般的忧愁。

贫穷的生活负担着胜利的事业,年轻的岁月受伤于束缚的漂泊。
面对百姓,我惭愧自己身上的墨绶,垂钓时思念着沧州的风景。
达到了才能拯救天下,贫穷之中也要守住一片土地。
又有谁能够效仿时代的先辈,靦颜低首地顺应沉浮。

诗意和赏析:
寇准的《成安感秋》是一首充满忧愁和思考的诗词。诗中以秋天为背景,通过蝉鸣与树叶的声音,描绘了一个远离故乡的客人突然感受到秋意的到来。作者在这秋天的景象中,凝结了自己对晚来的等待的怨恨和悲伤,以及生活中纷至沓来的各种忧虑。

诗中的"芳时同梦幻,急景如奔流"表达了美好时光如同梦幻般短暂,而景象的变化又如急流般迅速。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变迁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焦虑与忧伤。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身份和作为的思念,对贫穷生活下背负着事业的沉重负担以及年轻时受到束缚的痛苦。他感到对百姓的担忧,对自己身上的墨绶感到惭愧,同时在垂钓时,他思念着沧州的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寇准表达了自己对于达到伟大事业所需要的能力的思考。他认为在贫穷之中,也要坚守住一片土地,达到了才能拯救天下。他反对效仿时代的先辈,而是希望能够以真实的自我,靦颜低首地顺应生活的沉浮。

整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象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流逝、生活困境和个人使命的思考与忧伤。寇准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同时也透露出对自我与时代的矛盾与追求。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朗读
()

猜你喜欢

昨过河东望首阳,空山烟霭尚苍苍。传闻高士燕中返,料理床头皂荚囊。

()

自君之出矣,鸾镜不曾开。思君如璧月,皎皎照妆台。

()

湖光览不尽,湖水汎空绿。苍苍生暮烟,萧条几家屋。

明月照前岭,斜阳暝群木。人归古渡头,三五自相续。

()

八年黄屋自崔巍,相倚亭台转眼非。驷马右骖曾被宠,潜龙戴角竟横飞。

出师空陨中原泪,假馆依然古驿围。留与金廷添掌故,中州史笔漫相讥。

()

日落花梢,恹恹春倦何时省。纱窗又暝。黄月濛濛影。

没个商量,除是和愁等。罗衣冷。香阶红阵。燕子归期定。

()

垂杨近远。玉鞚行来缓。三里春风韦曲岸。目断那人庭院。

驻鞭独自思惟。撩人历乱花飞。日暮春心怊怅,可能纫佩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