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自咏

次韵王巩自咏朗读

《次韵王巩自咏》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未省为人忙,
贫贱安闲气味长。
粗免趋时头似葆,
稍能忍事腹如囊。
简书见迫身今老,
樽酒闻呼首一昂。
欲挽天河聊自洗,
尘埃满面鬓眉黄。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平生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自己一直过着忙碌的生活,从未省察过自己的人生。尽管贫穷卑微,但安闲自在的生活更能使人心旷神怡。作者自嘲地说,他虽然粗俗,但不追逐时尚,头脑却像老僧一样冷静。稍微能够忍受世事之苦,像背负着一个囊一样容纳着各种烦恼。看到简单的书籍时,意识到时间的紧迫,而自己已经老去。但一听到酒杯的呼唤,他仍然挺起胸膛,豪情万丈。尽管如此,他仍然想挽回逝去的时光,好好洗涤自己的心灵,但岁月的痕迹已经刻满了他的面庞,他的鬓发已经变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的"平生未省为人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忙碌一生的反思,暗示了人们常常忽略了对生活的省察。作者通过对贫贱安闲的对比,表达了安逸自在的生活更能带来内心的宁静和满足。"稍能忍事腹如囊"这一句使人联想到佛家的背囊禅师,表达了作者的豁达和坦然面对世事的态度。

诗词末尾的"欲挽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和岁月痕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悲伤。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平淡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欲往城西寺,还须待杏花。羸躯仍怯冷,好景不容赊。

柳眼蘸春水,渡头明晚霞。溪山生暝色,闪闪数归鸦。

()

上牵百丈下乘流,炊稻羹鱼一叶舟。来往府江头自白,生平元未过嘉州。

()

径敞深秋,轮安满月,绿阴长对清圆。金泥衫冷,飒沓委金钿。

五夜馚馧不绝,凉如水,胜挟飞仙。乘风去,蕊珠宫阙,能得几回眠。

()

黄君济川才,大器晚成就。一出事君王,牧马踰岭岫。

元臣举国降,羽葆蒙尘狩。崎岖遂奔亡,空山侣猿狖。

()

风意中流引,香烟在屿迟。悠扬闻杜若,仿佛邀蛾眉。

白日憺明镜,春空飘彩旗。湖东一回首,万古长相思。

()

二十五长亭。垂杨照眼青。付春风、短梦零星。斜倚雕鞍无气力,浑不似,俊游人。

春意太憨生。春愁唤不醒。负华年、谁更怜卿。惟有填词情思好,无恙也,此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