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复处士

赠王复处士朗读

《赠王复处士》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潮门外等候的王居士,
往日里游历过各处海涯。
他种植的杉松已成为他晚年的寄托,
将他的亭榭留给了邻人。
他一生追求道义,最终找到了宁静隐居的归处,
但好事情来临时他会出来游玩,却空有感慨。
他还保留着东坡写的旧诗卷,
快乐地与客人分享着其中的龙蛇故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王复处士的生活景象和他对逝去岁月的思考。王复处士是苏轼的朋友,他曾经周游各地,拥有广泛的交游。在晚年,他选择了隐居并将自己的亭榭留给了邻人。他追求道义和宁静,但当有趣的事情发生时,他仍然会出来参与,并感叹时光的流逝。他保留了东坡写的旧诗卷,与客人分享其中的故事,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快乐。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王复处士的人生轨迹和他的思想情感。诗中通过描写王复处士的隐居生活和他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人生态度。王复处士将自己的亭榭留给邻人,表现了他慷慨的品质和对友谊的重视。诗中的"好事来游空叹嗟"一句,表达了王复处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事的关注和思考。最后一句"忻然对客展龙蛇"则表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王复处士的风采和生活态度。通过描写他的隐居生活、对道义追求的坚持以及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自在的境界。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苏轼对王复处士的赞颂,也通过描写王复处士的人生境遇,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唱罢骊歌思悄然,山含落日水含烟。却愁今夜江头月,独照离人上客船。

()

三月三日天台寺,日午灵风入法堂。一段残碑哀社稷,满山春草牧牛羊。

庭前柏子参真谛,洞口桃花发妙香。笑指他年从葬处,白云堆里是吾乡。

()

自拨香弦按紫檀。曲向谁弹。泪向谁弹。蜀茶花底小红栏。

去为谁难。住为谁难。

()

自分寒灰即溺馀,非君那得更吹嘘。穷交义重千金许,疾吏情深一上书。

大麓阳飙回宿草,岷江春水下枯鱼。丁宁未忍津头别,此去防身计莫疏。

()

鹿苑凋残久,登临法界宽。孤云穿竹细,宿鸟出林寒。

井废泉何在,花深露未乾。断碑横蔓草,剥落有谁看。

()

飘风发发迎严节,瑞雪霏霏增暮寒。纳稼三农休蔀屋,飞葭九陛肃郊坛。

梅疏破腊开温室,竹劲凌霜挺玉栏。敬惜岁余聆圣训,忻依内殿日承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