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歌风台朗读

《歌风台》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歌风台》
百尺荒台禾黍悲,
沈思往事似轮飞。
洛中车驾秦皇去,
沛上风云汉帝归。
鹰入塞榆冲雁阵,
鹘穿城树破鸦围。
东徐金少英雄恨,
留与行人歌是非。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荒凉的台阶、禾稻悲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思和往事的回忆如轮般飞旋。他以洛中车驾秦皇去、沛上风云汉帝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兴盛和衰落的感慨。诗中还描绘了鹰穿越塞上榆树、鹘穿越城中的破鸦群,展现了壮丽的风云变幻之景。最后,诗人以东徐金少的英雄壮志和留给行人歌唱是非的遗憾,表达了对时代和人事变迁的痛心与思索。

赏析:
《歌风台》以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兴衰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情。首句以百尺荒台禾黍悲,描绘了一片荒凉景象,禾稻发出哀鸣之声,暗示着人事凄凉。接着通过“沈思往事似轮飞”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往事相连,内心的回忆如轮般交织。诗的后半部分以历史典故为背景,洛中车驾秦皇去、沛上风云汉帝归,描绘了历史的荣兴与衰败。继而以鹰入塞榆冲雁阵、鹘穿城树破鸦围的形象,表达了风云变幻之势的壮丽景象。最后一句以东徐金少的英雄遗憾和行人歌唱是非的留恋,呈现出作者对时代变迁和英雄事迹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以及历史典故和寓意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时代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索。诗情婉转悲凉,意境深远,通过具象的景物和抽象的意象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独特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汪元量作为一位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

猜你喜欢

武事文儒备,金川运饷行。忽遭蛮劫夺,那让寇纵横。

壮志挥长剑,丹心报大清。生祠溪水畔,千载著芳声。

()

冷雪凝阶二月初,羊裘补得胜华裾。风霜记否当年苦,典尽春袍送读书。

()

稚涩全消,匀圆竞熟。同时二妙秋湖曲。阿环才谱荔枝香,采蘋休却珍珠斛。

兰浆迟归,摘酣冰玉。水仙风味宜新浴。相思一夕渚烟深,短蓑无恙莼丝绿。

()

面水凭城小阁开,萦纡磴道已千回。人耕废陇酬勋庙,马啮荒榛测景台。

照郭寒流明似镜,隔江远岫翠成堆。南朝射雉停举处,败叶鸣蝉极可哀。

()

船头水怪奔,船后潜蛟吼。巨石森我左,白波喷我石。

轻舟如飞梭,中容一线溜。榜人划水开,势与雷霆斗。

()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