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文敏公画松

题赵文敏公画松朗读

《题赵文敏公画松》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兴昔王孙,能画世莫及。
昔日吴兴的王孙后裔,其绘画才能无人能及。
观其二松图,矫若龙出蛰。
观赏他画的两株松树的图像,它们挺拔有力,仿佛是龙从洞穴中矫身而出。
蟠根破坤舆,拔萃滃原隰。
根脚盘绕如蟠龙,破坏了大地的平衡;树身高大挺拔,似乎要穿破天际。
胶加各轩翥,崱屴相倚立。
树枝交织纵横,犹如飞鸟展翅;树木互相依靠,宛如朋友相互支持。
鼍鳞撑空青,豕鬛振飒瑀。
树枝如鼍鳞般托起苍穹,如猪鬃般摆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高藏日月气,清滴云雾汁。
树木高耸入云,宛如藏有太阳和月亮的气息;树枝上的雨露滴落,如同清澈的云雾汁液。
垂钓者何人,短棹非妄集。
在树影下垂钓的人是谁?他使用短棹不是没有道理的集合。
五湖多风涛,蛟蜃头角。
五湖地区有汹涌的风浪,蛟龙和巨蟒显露出它们的头角。
不如洿泽间,取足矰与鳎。
与其在湖泊中垂钓,还不如到洿泽之间去,捕捉到丰富的鱼虾。
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疲倦的人在松树的阴影下入眠,感受着清凉的气息渗入全身。
慎勿惊松枝,天寒衣袂湿。
小心别惊动松枝,否则在寒冷的天气中衣袂会被湿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松树图像,展示了松树的高远挺拔、生命力顽强的形象。作者以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将松树形容为龙、鸟、鼍鳞等形象,突出了松树的威严和雄浑之美。诗中还出现了垂钓和自然景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纷扰尘世的厌倦,渴望远离喧嚣,寻求宁静的心情。整首诗以松树为中心,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和特征,展示了松树高洁、高远的品质,以及作者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三春又轻过了,叹韶华似水。画阑外、几树飞花,可怜剩有残蕊。

便是果成时已过,飘零艳色随风坠。听娇莺声细。

()

黄河女直徙南东,我道神功胜禹功。安用迂儒谈故道,犁然天地划民风。

()

仙书不识王次仲,石室曾见蔡少霞。羁身尘网苦束缚,何从袖里藏青蛇。

麻姑遗蜕独缥缈,沧桑那复看扬沙。尘氛蕴隆日色恶,尺霖艰涩停龙车。

()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我来应下拜,古佛最能文。

()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

相逢炎月亦萧森,来处家乡是古斟。与论山川几人物,仕秦王猛亦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