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朗读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朝代:宋代
作者:王珪

平明捧诏未央宫,
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著绣衣惊曼倩,
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
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
风尘那复旧时同。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宰相王珪所作,题目为《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诗中描述了将领何圣从东征归来的场景,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河景色、雄壮的军队以及英武的将领形象,展现出辉煌的盛世和英勇的军事气象。

诗的开篇以平明捧诏的场景为起点,表明了皇帝派遣将领东征的决心和重要性。接着,诗人描绘了全晋山河的壮丽景色,强调了大宋国力强盛、疆土辽阔的特点。

诗中出现了官著绣衣、文传锦里的描写,表现了将领何圣的威武形象和高贵品位,这也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

接下来的描写中,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形象地描绘了将领带领军队穿越边塞、征战沙场的英勇场景。这一部分描写强调了将领的英勇和军事才干,也展现了宋代对边疆地区的重视。

最后两句“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表达了将领归来后,回想起征战时的辛苦和艰难,颇有感慨之情。这也体现了将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曾经的辉煌岁月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调展现了宋代的盛世气象和将领的英勇形象,通过对山河壮丽景色和军事场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霜华如雪。更几阵西风,一钩新月。半臂双翅,转过小廊步屧。

秋千架外清芬馥,但只见、青枝碧叶。多应天上吴■,斧后飘来金屑。

()

雨足适新晴,翛然天宇清。殷忧舒北阙,栉比望西成。

殿阁微风度,阶除残暑轻。濡毫思志喜,禾黍竞滋荣。

()

朱邸连云翼紫宸,屏藩重望属亲臣。银潢派接恩波近,玉叶枝分湛露新。

善体诒谋惟爱国,远承家法在勤民。同心夹辅应无忝,常巩瑶图亿万春。

()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

()

净垢都随一鉴圆,菱花灿熳篆寒烟。岂真月照姿罗树,恰似花生含利莲。

太极未分已有象,珊瑚欲烂尚藏渊。试从生灭窥消息,明镜台空心静娟。

()

匹马南郊故道遥,秋来行旅倍萧条。看花一路礼台近,细雨斜风过草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