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送张伯起

走笔送张伯起朗读

《走笔送张伯起》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男儿的胸怀坚韧如古代的铁,每当遭遇离别之时仍然会感到刺痛。离愁纠缠如同无序的茧丝,思绪搅动内心,最终形成结。回忆起昨天送别亲人的秋风中,我举杯略醉,唱着几首短歌。我的歌曲充满感伤,酒容易使人沉醉,而你的车却使我心生惆怅。如今我们再次举杯,仍然是去年分别的那一天。人生岁月中时常有离别和悲伤,难以避免,但愿我的青丝不会因此变白如雪。如果能与你并肩飞翔,四面八方都不再有分离的时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男子汉坚毅的品质,但也展示了他们在面对离别和别离时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人生中常见的离别和悲伤,表达了对情人的思念和期望。他希望能与爱人共同飞翔,摆脱分别的痛苦,永远在一起。

赏析:
《走笔送张伯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男性的刚毅和对离别的感受。诗中的离愁和思念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得深入人心。诗人运用了离别场景、酒宴、歌唱等元素,展现了男子汉内心的纠结和情感的复杂性。诗词中的愿望和希冀流露出人们对于永恒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别离和离别之痛。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情感和人生的深思,并通过诗人与读者的共鸣,引起人们对于离别和团聚的共鸣与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朗读
()

猜你喜欢

馀生犹拜谒,吾友复同来。筋力愁初减,天颜伫一回。

岩云随驭下,寝仗夹车开。未得长陪从,辞行涕泗哀。

()

楚江多危滩,急涧束岩崿。水流本不竞,有激怒而作。

风声增飕飗,雪点飞喷薄。篙工用力齐,勇进竟前却。

()

雨旸征帝德,丰稔慰氓愚。赛鼓村迎社,神灯夜祷巫。

酒浆泻罂盎,肴核献盘盂。敢乞长年惠,穰穰遂所需。

()

竹风飒飒振琅籼,玉骨棱棱耐峭寒。把镜几回频拂拭,爱他长共月团栾。

()

彩云冉冉鸾鹤翩,鸾鹤背驭双神仙。南极西池环佩联,双双同庆帝胄贤。

手执如意来当前,篆刻蝌蚪黄金填。晶荧上下星文缠,瑶台此日喜气偏。

()

芳草仍留鹦鹉名,千秋遗恨实难平。江摇隔岸红镫影,舟集通宵白浪声。

冷暖自知孤客意,阴晴叵测上天情。无聊咄咄书空坐,怪事浮云污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