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二孙·扆

寄二孙·扆朗读

《寄二孙·扆》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阿泰幼傥砀,
势若泛驾马。
暂别已束发,
折节殊曩者。
诵书口澜翻,
昼夜曾不舍。
课肯犯雪供,
笔亦挥汗把。
才地校优劣,
不在阿儒下。
平时於方兄,
眇视真土苴。
念翁少年日,
为学不余暇。
混俗类疎放,
秉心乃儒雅。
儿今颇肖吾,
解笑时苟且。
师匠求有余,
好书不外假。
缅怀萤雪边,
力倍功更寡。
可用吾季孟,
直辈古班贾。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情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二孙的思念和对其成长的欣慰之情。诗中作者赞扬二孙年幼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才华和志向,形容他像驾驭马匹一样显得矫健有力。作者回忆起与二孙分别时的场景,感叹二孙在学业上的勤奋和毅力,无论白天黑夜都不舍诵读书籍。他表扬二孙不畏严寒坚持进修,写字时甚至挥汗如雨。作者认为才华的优劣并不取决于阿儒的地位,而是在于个人的努力和天赋。作者提到自己平时与方兄相处,感觉自己渺小而不足以与真正的学者相提并论。他怀念自己年少时为学无暇的日子,对于学问的追求不受俗世的束缚,坚守儒雅的心志。现在二孙的成长已经与作者颇为相似,作者对他能够顺应时势并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感到欣慰。作者也提到师长对二孙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认为好的书本知识是不可或缺的。最后作者回忆起过去与二孙共同学习的时光,感叹时光荏苒,希望他能够倍加努力,成就更大的成就。作者认为他可以借鉴季孟等古代贤者的思想和智慧,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二孙的思念和对他成长的赞美之情。通过描写二孙的勤奋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作者对他的期望和鼓励,诗中融入了家族的情感和儒家的价值观。作者用一些具体的细节描绘出二孙的才情和品德,展示了他在学业上的努力和追求卓越的态度。通过与自己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二孙的欣慰和鼓励,同时也传达了对学问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诗中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二孙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儒家价值观中对学问和修养的重视。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给人以鼓舞和思考的启示,让读者感受到了家族情感的温暖和儒家学问的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

猜你喜欢

满城风雨动幽思,正是重阳放菊时。遥羡吾师行道处,一株红叶好题诗。

()

胶扰吾生讵有涯,萧寥故国久无家。懒从牛渚穷温峤,枉说龙山对孟嘉。

五亩几时供绿菜,一年九日负黄花。沈阴不散诗情涩,却道催租事正赊。

()

排空几阵留难住。写不尽、潇湘雨。托寄音书浑漫许。

裴回欲下,家鸡野鹜,那是临池侣。

()

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本无郑卫音,不入时人选。

年老更迂疏,制行复刚褊。东京耆旧尽,羸瘵留馀喘。

()

紫玉钗斜,红棉粉冷,倩魂依约谁招。酹伊铅泪,檀晕沁鲛绡。

愿挽韶光留住,向东风、杯酒空浇。胭脂雨,帘纹轻漾,花落梦无聊。

()

江湖听雨归来客。手剪吴淞碧。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少年多少熏兰麝。金凤钗梁挂。年来我但写莲经。要伴荒庵一粟夜灯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