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送神

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送神朗读

诗词:《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送神》

伐鼓兮隆隆,风雨时兮岁丰。
刲羊炰羔兮旨酒清洁,相与答神兮继日以月。
肉掩豆兮中礼,盏斝酢兮告终。
神之福汝兮百室攸同,神欢以留兮尘嚣而蒙,灵旗云马兮或时返乎离宫。

中文译文:
敲击鼓声隆隆,风雨交替,岁月丰饶。
宰杀羊羔,炖煮美酒清澈,我们相互答谢神灵,继续祭祀,月复一月。
肉食遮挡着豆饭,酒盏中的酢告终。
神的福佑降临于你的百室之中,神欢喜地逗留,尘嚣将被遮蔽,灵旗和云马时而返回离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祭祀神灵的诗曲,描述了祭祀时的场景和仪式。诗中通过描绘鼓声、风雨和丰收的景象,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严和喜庆氛围。

诗中提到了羊羔的宰杀和美酒的炖煮,这是祭祀时常见的仪式和供奉。肉食掩盖了豆饭,象征着以肉食为主的丰盛之礼。酒盏中的酢则表示祭祀仪式的结束。

诗中强调了神灵的福佑会降临于人们的百室之中,神灵欢喜地逗留,使人们能够暂时避开尘嚣的纷扰。诗末提到了灵旗和云马,暗示神灵有时会返回离宫,象征着神灵的祝福和保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祭祀仪式的层层展开,展示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祈福的心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这首诗充满了宗教仪式的庄严感和祭祀活动的喜庆氛围,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仪式的热闹和神灵的庇佑。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神灵信仰的重要性和对丰收祈福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

猜你喜欢

摘碎花魂,乡梦杳、拥衾还起。凄绝处、灯昏香烬,重门深闭。

握管欲吟红雨曲,啼痕先把青衫渍。卸金钗、闲自拨灯灰,书愁字。

()

玉兰堂下新阴薄,轻暖复轻寒。绣床开也,燕泥晨落,移近栏干。

日迟人懒,青梅豆涩。紫蔗浆寒。别来生受,些儿供养,也当加餐。

()

鸾吟凤叫下人寰,绝顶题名振笔还。樵客忽传仙墨满,禁中才子昨游山。

()

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沈醉倚三郎。

()

江上有高楼,可似湖楼迥。楼外文波曲曲通,不驻惊鸿影。

蘋叶弄斜晖,兰蕊雕明镜。剪尽秋花漠漠寒,人卧江南病。

()

四面青山坐困人,一楼明月足容身。两人对酒蔬盘瘠,五夜谈诗蜡炬亲。

槛外长松时拂帽,阶前小草亦成茵。净名寥寂临恭去,不负中秋自主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