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献道运使得岸字

送冯献道运使得岸字朗读

《送冯献道运使得岸字》是宋代冯时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蜀江滟新肥,送客上霄汉。
江水滔滔,波涛滚滚,形容蜀江水势旺盛。诗人以送客上天空为比喻,寓意送行者的事业或志向将达到高远的境地。

别怀老易感,醉帻狂更岸。
诗人离别时心情感伤,但他并不为此所困扰,反而怀抱着乐观和豪放的心态,希望在别离之际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春暄鼓气全,风软帆力半。
春天的气温温暖宜人,使人精神振奋。诗人借此表达送行者的壮志豪情,如同春暖花开,充满生机。同时,诗人也意味着风的力量对帆船的推动起到了一半的作用,暗示送行者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青云随步履,紫气郁几案。
形容送行者的步履如同踏云而行,顺利而畅快。紫气指的是吉祥的气息,意味着送行者将获得成功和荣耀。几案上郁郁葱葱的紫气,可能象征着宴会上的繁荣和喜庆。

清明锁积阴,当阳盛熙旦。
清明时节,天空晴朗明亮,但这里描述的却是清明时节的阴云密布。这种描述有可能是用以象征送行者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然而送行者仍然能够在困境中显露出自己的才华和光芒。

群奸付严科,四海归睿断。
诗中提到群奸付严科,指的是政治中的腐败和贪污现象。而四海归睿断,则表明送行者所侍奉的君主明智而公正,能够审慎地处理这些问题。这种对君主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对送行者的赞美和鼓励。

君行此其时,国光炳大观。
送行者的行动正值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刻,国家的光彩辉煌,犹如一幅壮丽的景观。这里通过对国家繁荣的描绘,凸显了送行者的重要性和使命。

况乃济时须,礧砢真巨干。
送行者的行动是为了应对时势的需要,承担起国家和民众寄予的重任。礧砢指的是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巨干则表示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和难度。送行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巨大的使命。

举杯酬拖尾,为赋鹿鸣乱。
送行者举杯与众人共庆,意味着庆贺和感谢。为赋鹿鸣乱,表达了送行者要以鹿鸣乱的壮丽场景为题材创作诗文,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这句诗意味着送行者将以自己的才华回报众人的关爱和祝福。

云从动岩穴,起我病痯痯。
形容送行者的才华和魅力如同云从动的岩穴,激发了诗人内心的热情和灵感。诗人在送行者的影响下,摆脱了病痛的困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沟壑未填委,胡为甘屏窜。
沟壑未填,意味着还有许多困难和障碍需要克服。诗人在质问为什么送行者要选择逃避困难,而不是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日边多故人,为我致此段。
日边多故人,指的是送行者在旅途中会遇到许多熟悉的人。这些人都为了送行者的离别而感到伤感和惋惜。

整首诗词以送行者为中心,表达了送行者的壮志豪情、才华和使命感。送行者在国家繁荣昌盛之时,肩负重任,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诗中通过景物描写和比喻,表达了送行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乐观豪放,自信满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整首诗词以饱满的情感和雄浑的气势展现了送行者的风采和魅力,同时也赞美了送行者的才华和品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

猜你喜欢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

沈腰织细,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

丁宁莫作红楼醉。怕情多、易添憔悴。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

()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

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

林檎叶叶拂僧窗。闪青釭。墨菊如烟,淡与影儿双。

吠星何处尨。

()

浩荡孤帆入杳冥,碧空无际漾浮萍。风翻骇浪千山白,水接遥天一线青。

回首中原飞野马,扬舲万里指晨星。扶摇乍徙非难事,莫讶庄生语不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