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二首

空城雀二首朗读

诗词:《空城雀二首》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饥。
鼯鼠啼林端,豺虎夹路垂。
蒿间黄雀语黄口,吞声切莫图高栖。
汝不见当年连云宫馆散烟燎,歌台夹室今狐狸。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复改,今人始觉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为远,更望谁家门户归。

中文译文:
寂寂空城中的小雀鸟,黄昏时感到寒冷且饥饿。
松鼠在树林边啼叫,豺狼虎豹夹道而行。
蒿草丛中的黄雀鸣叫着,张开黄色的嘴巴,咽声深藏,不敢高声鸣叫。
你不曾见过当年连云宫殿的烟云散去,歌台上的房间如今却被狐狸占据。
荒废的丘陵变成了耕地,野草丛中生出了酿酒的池塘。
古人的行为不再改变,今人才开始认识到前人的不同。
今人与古人并不遥远,还期望着谁的家门可以归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空荡荡的城市,城中只有一些饥饿的雀鸟。作者通过描写这些孤寂的雀鸟,展现出城市的荒凉和人们的离去。曹勋用雀鸟、松鼠、豺狼等动物形象来暗示人们的离散和城市的衰败,形象生动。蒿间黄雀的形象与前两句的空城雀形成对照,表达了黄昏时分的凄凉和寂寞。

诗中提到的连云宫殿和歌台夹室,曾经是繁华的场所,但如今却被狐狸占据,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揭示了城市的废墟中的自然恢复和新的生机。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古人和今人的思考,认为古人的行为已经定型,而今人才开始认识到前人的不同,对未来充满期待。

整首诗意境凄凉,通过描绘空城中的雀鸟和废墟,表达了城市的衰败和人们的离散,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触动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八月水平湖,映断峰、小岑黛绿新染。鬟雨更连宵,圆沙没、丝禽旧痕寻遍。

柳根凉浸,烟梢低蘸鱼床浅。夕阳乍放,穿树影晒翅,飞来一片。

()

珍珠旧有名,官署一泓明。似沸光靡定,无风浪自平。

流长知物润,源洁觉心清。两度邀宸赏,澄泓荷宠荣。

()

短草含生意,萌芽发旧丛。小窗滴竹雨,深巷卖花翁。

明眼自青白,孤怀敢异同。当前春烂熳,须看岁寒终。

()

不画渔竿与钓矶,清溪萍藻自霏微。我非鱼却知鱼乐,相对悠悠两忘机。

()

烟屯茅屋乱云深,四野溟濛敛晓阴。䆉稏畦连春正好,雁声啼雨过疏林。

()

阆苑琼姿不记年,屈曲古干如龙盘。大庾万枝只如此,回旋曲折空山里。

吐萼枝枝色正妍,移来小艇泊流泉。斜枝倒侵冰魂化,狂呼游客添杯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