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舍人彦正奉祠东归

送王舍人彦正奉祠东归朗读

《送王舍人彦正奉祠东归》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王舍人彦正的送别之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和期盼。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去年趋召偶同时,
每喜蒹葭玉树依。
伟论峥嵘从古少,
高怀恬退似君稀。
身游紫禁方持橐,
心著青山便拂衣。
顾我滞留徒有愧,
扁舟何日送东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王舍人彦正为主题,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一种对壮志难酬和人生离别的感慨。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官职之称等形象,以表达自己对彦正的敬佩和对别离的无奈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彦正的敬佩之情。他称彦正为"伟论峥嵘",意指彦正的才学和见识非凡,超越了一般人的水平。他还将彦正比喻为"蒹葭玉树",表示他的才华和品质高贵、珍贵。这些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彦正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其次,诗人表达了自己与彦正的不同命运和内心的愧疚。诗中提到自己"滞留",意指作者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机遇和成就,与彦正的前程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心怀愧疚之情,感叹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以及无法与彦正一同追求理想和抱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彦正东归的期盼和祝福。他以"扁舟"象征诗人自己,表明自己渴望有一天能够追随彦正的脚步,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和归宿。这种期盼和祝福叠加在送别之情中,使整首诗词更加充满了离别的凄凉和对未来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王舍人彦正的敬佩、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愧疚,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祝福。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隐喻和对官职名衔的运用,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意蕴的丰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

猜你喜欢

题旌今沐圣恩覃,茹苦应教晚节甘。客岁秋风归阙北,今朝寿日忆闽南。

八旬方喜年开六,七夕难忘事乞三。但愿延龄符远祝,承欢长得奉饴含。

()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日长闲自理瑶琴。

()

十载相逢汾一曲,新诗历落鸣寒玉。悬瓮山前百道泉,台骀祠下千章木。

登车冲雨马频嘶,似惜连钱锦障泥。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

()

弱冠始同游,文章相砥厉。中年共墨衰,出入三江汭。

悲深宗社墟,勇画澄清计。不获骋良图,斯人竟云逝。

()

碧天一轮荡漾,皎洁万里晴辉。夜漏沉沉院宇,寂然默会圆机。

()

树老香还幽,人间地亦静。澄波浸山色,修篁筛日影。

时有双白鹤,飞来上渔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