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开遂成一绝

重阳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开遂成一绝朗读

《重阳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开遂成一绝》是一首宋代赵蕃的诗词。这首诗词以花卉为主题,通过对重阳甫近菊和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变迁和生命之美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今年为况添萧瑟,
无菊能酬九日杯。
天意似怜愁欲绝,
故令岩桂为重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景象: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菊花还未绽放,但木犀花却再次开放。作者以此景象寄托了他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句“今年为况添萧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叹。岁月变迁,时间不停地流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中的“况添萧瑟”意味着岁月的凄凉和寂寞。

第二句“无菊能酬九日杯”,暗示了重阳节应该以赏菊为乐,但由于菊花还未开放,人们无法享受赏菊的乐趣。这里,作者通过描绘菊花未开的情景,传达了无法随时间而行的遗憾之情。

第三句“天意似怜愁欲绝”,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思索和对生活中的痛苦和苦难的体验。作者认为天意似乎怜悯他的愁苦,以至于他的痛苦即将到达极限。

最后一句“故令岩桂为重开”,以木犀花的再次开放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希望的信仰。尽管菊花未开,但岩桂花却迎来了第二次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出现。这一景象传递出秋天的花卉虽然寥寥,但依然有着坚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菊花和木犀花的对比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生命无常以及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希望的思考。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抒发使之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

猜你喜欢

游丝罥花天阴阴,隔花啼鸟青林深。古人不见古亭圮,惟闻流水如鸣琴。

清流不洗世人耳,满城弦管多繁音。昼漏迟迟歌未歇,豪竹哀丝为谁发。

()

门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不觉人间非甲子,已知天外是神洲。

宣尼愿在终浮海,屈子文成合远游。笑指八仙皆上座,从君今日老糟丘。

()

趁春涨。买鸭头、轻帆软橹,锦乡泛宅,来去鸳鸯湖上。

秦淮寸梦催别,又逐梅雨声中穿细浪。诗人携饯,数亭旗堠瓦、挐烟相傍。

()

青葱大叶似枇杷,臃肿枝头著白花。看到花心黄欲滴,家家一树倚篱笆。

()

鸟鸣村陌静,春涨野桥低。已爱新秧好,旋看覆垄齐。

淤时争早作,课罢岂安栖。沾体兼涂足,忙忙日又西。

()

玉陛觇风度,金瓯卜姓名。常时依紫极,何以福苍生。

化理资调燮,吁谟属老成。公忠勤体国,力为赞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