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江

濯锦江朗读

《濯锦江》是苏泂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机丝波影借光华,
巴女临流住几家。
争向芳菲偷锦样,
织成平白溅江花。

诗意:
这首诗以锦江为背景,描绘了女子在江边洗织锦缎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锦缎的美丽和女子的勤劳和巧手。诗中还透露出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活泼而美好的场景。首句"机丝波影借光华"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波影"和"光华"来表现江水上舞动的织机和闪烁的光芒。这一句中的"借光华"也可以理解为借助光芒的照射,使织机上的机丝显得更加绚丽。

接下来的两句"巴女临流住几家"表达了女子们在江边洗织锦缎的情景。"巴女"指的是巴人,巴人以擅长纺织而闻名,这里可以理解为巴人的女子在江边居住和工作。通过"临流住几家"这一描述,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和生活的真实。

最后两句"争向芳菲偷锦样,织成平白溅江花"表达了女子们追求美的心理和创造锦缎的意愿。"争向芳菲偷锦样"中的"芳菲"可以理解为美好的事物,她们努力追求锦缎的美丽和精致,而"偷锦样"则表达了她们创造锦缎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和世间的美景。最后一句"织成平白溅江花"以织成的锦缎溅落在江面上的花朵形象,形容了锦缎的绚丽多彩。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们在江边洗织锦缎的美丽场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女性劳动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纺织技艺的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排空几阵留难住。写不尽、潇湘雨。托寄音书浑漫许。

裴回欲下,家鸡野鹜,那是临池侣。

()

吴下多经儒,杨君实宗匠。方其对策时,已负人伦望。

未得侍承明,西京俄沦丧。五马遂南来,汪黄位丞相。

()

记得小楼初捲绣,燕归曲院帘垂。绿迷烟影锁湘枝。

苕凉明竹雨,云暗冷琴知。

()

嵯峨千仞蓟门山,谢屐当年迥未攀。百道泉光翻海窟,三盘地势接天关。

寻云何处高人隐,扶仗曾看御辇还。指点卫公临眺处,剑台零落藓花斑。

()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

卿月光华灿,朝廷任重臣。分曹资辅国,列位济斯民。

正直先寮属,端严领缙绅。所期宏伟略,报国不谋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