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

家国朗读

《家国》是苏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家国》

长安五月火云堆,
客子光阴鬓发催。
谋国已嗟无位及,
忧家只怕有书来。
榴花照眼何曾摘,
萱草惊心不要开。
焉得儿男备征戌,
等闲挈取版图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长安五月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首句描述了五月天空中火烧云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炽热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客居他乡的人们,他们的时间过得飞快,他们的发白了鬓角,提醒人们时光荏苒,青春易逝。

第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感叹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为国家的事业感到遗憾。然而,他却忧心忡忡地等待着一封家书,担心家中的情况。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榴花和萱草,它们都是夏季的花卉,分别象征着鲜艳和喧嚣。榴花虽然美丽,但是作者无心采摘,因为他思念家乡的人和事。而萱草的开放则让他心生惊愕,因为他担心家中有什么不幸的消息。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期待和对国家的向往。他希望能有儿子或男性亲属去备战边疆,保家卫国。他希望可以轻松地取得胜利,回到家中,将战果带回。

整首诗词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园和国家的思念、忧虑和期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诗人传达了对家国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庭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月色冷如霜,簟影清如水。几阵西风到碧纱,今夜知难睡。

检点七条弦,弦绝难重理。莫看春衫旧酒痕,中有相思泪。

()
东风寒绝。
江城待得花枝发。
欲知此夜碧天阔下缺。
()

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沈怨不知年。

感君拂拭遗音在,更奏新声明月天。

()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

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

()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

绕膝共娱嬉。

()

大河东遥遥,孤城忽如块。临流起层阁,危轩俯长濑。

西山当倚晴,宛若蛾眉对。日夕望闉都,车马空横溃。

()

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

()

列宿回元朝北极,爽神晞露滴楼台。

佳人卷箔临阶砌,笑指庭花昨夜开。

()

清商才过半,皓魄最宜圆。自是秋光好,非缘人意偏。

一宵歌吹地,万里雪霜天。忍见西楼下,佳期又隔年。

()
()

北邙何巍巍,高冢如鱼鳞。慨彼墓中士,中朝称贵人。

万金树丰碑,千金琢麒麟。自从胡骑入,乱离隔中原。

()

王勃清才俊不禁,烂铺艳锦赏知音。空馀高阁青云里,谁识落霞秋水心。

()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

不许归帆趁晚潮,西风十日九停桡。鱼龙浩荡三山暮,吴楚青苍一水遥。

鸦带斜阳立牛背,人携暮景在山椒。过江名士皆黄土,只剩涛声似六朝。

()

红袖挥金拨,朱弦系玉肩。
团圞怀夜月,幽咽泻春泉。
《白雪》调终宴,青云遏远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