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蹈中府签对策大廷

送赵蹈中府签对策大廷朗读

《送赵蹈中府签对策大廷》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送赵蹈中府签对策大廷,
奥学通玄象,须时对广廷。
端为贾生策,动合圣人经。
事往谁谋始,时今未敉宁。
因留非所志,君相眼终青。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赵蹈送交中央政府签署对策的祝福和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泂送赵蹈签署对策的场景,并传达了对其行动的赞赏和祝福。诗人认为赵蹈通达深奥的学问,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向广大朝廷呈现,以期能够得到各方的认同和支持。赵蹈所提出的对策与圣人的经典教义相合,具有高度的价值和智慧。诗人希望赵蹈的努力能够取得成功,并对他的未来发展表示了希望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赵蹈的赞赏和祝福。通过运用象征意义和隐喻手法,诗人将赵蹈的学问表述为"奥学通玄象",将他的对策比作"贾生策",进一步抬高了赵蹈的地位和价值。诗人以"广廷"来指代朝廷,表明赵蹈的对策需要在广大朝臣面前得到认可。诗词中的"事往谁谋始,时今未敉宁"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暗示了赵蹈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最后两句"因留非所志,君相眼终青"则表达了诗人对赵蹈的欣赏和信任,认为他会因为自己的才华和贡献而获得权臣的青睐和认可。

这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隐喻手法,将对赵蹈的赞赏和祝福融入其中,展现了作者对时局和才华的关注。整首诗词意蕴深远,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期待和对人才的珍视,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的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自君之出矣,不理钗头玉。思君湘水深,啼痕犹在竹。

()

草荒径仄夜三更,携影笼东道废城。境寂多闻如有遇,心悬远火却关情。

了知鬼亦不到处,稍喜园犹向日名。踽踽未须增感慨,生人昊壤本孤征。

()

竹弓楛矢赴鹿场,射得鹿来交社商。家家妇子门前盼,饱惟馀沥是头肠。

()

懒问浮沉事,闲娱花柳朝。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箫。

道许山僧访,棋将野叟招。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

()

楝花风过雪霏霏,万点沾衣不湿衣。轻逐东西香毂转,狂随来去马蹄飞。

河桥漠漠迷渔艇,村店纷纷扑酒旂。巧入疏帘如有意,拂琴飘卷伴书帏。

()

土膏开动草芬芳,缓辔循行十里塘。细雨斜飘山渐绿,小桃半吐柳初黄。

闲随戏水沙鸥狎,又见营巢海燕忙。寓目物情忻自得,良辰倍觉惜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