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制参挽歌

徐制参挽歌朗读

《徐制参挽歌》是宋代王柏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徐制参的悼念之情,通过描绘北风凛冽、渡梅花桥和美丽的苍梧翠竹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徐制参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

诗词中提到的北风正南和渡梅花桥,暗示着逆境与困难。而龙巾和荒镳镳这两个词则描绘了哀伤和离别的情绪。与此同时,作者也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君子和苍翠的竹林,暗示了徐制参的高尚品质和才华横溢。恢韦斋则是指恢复和继承韦斋文化的意象,表达了对徐制参思想和学问的推崇。

诗中还提到了孰识夫异体而同气的纬繣,意味着徐制参在世俗纷争中能够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作者言道不忘其所由生,合群从而一视,表达了对徐制参坚守初心和融入集体的赞赏。

诗词的最后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慨叹和哀伤之情。作者希望徐制参能够蜕变并达到理想的境界,但灵人却不得不离去,永远闭关在幽宫之中。诗词以再歌薤灵之章兮,号万壑之长松作为结束,表达了对徐制参的再次悼念和对其伟大成就的称颂。

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作者对徐制参的思念和敬佩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美丽形象,诗词传达了对徐制参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并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和遗憾。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徐制参的深深追忆和对其伟大贡献的崇敬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

猜你喜欢

红杏艳,绿杨袅,相与共扶春。供向云房深处,案头留住芳辰。

一段好精神。小瓶儿、清水无尘。怕教容易随风去,飞过比邻。

()

一抹晴空无际,烟光淡荡,微月当楼。点缀平芜树色,暮霭初收。

断霞边、慈乌千点,看反哺、争择枝头。漫凝眸。亲帏何处,旅梦难留。

()

翠被拥无眠,睡鸭沉烟缕。闲对梅花说断肠,窗外连宵雨。

屈指十年寒,此景平分取。静掩金铺老岁华,谙尽愁滋味。

()

烟月扬州不可住,金阊亭下牵船处。风流海内几知名,却傍江潭惜《枯树》。

壮心无计得消磨,千叠蛮笺十斛螺。鸳鸯翡翠长相守,其奈缠绵旧事何!

()

琴酒生来淡荡人。自宜消渴更长贫。不然辜负远山春。

狗监故能怜犬子,武皇应解妒文君。任他天壤有王孙。

()

夫携弓矢妇锄耰,无褐无衣不解愁。番罽一围聊蔽体,雨来还有鹿皮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