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峡重九感怀

月峡重九感怀朗读

【中文译文】
在月峡重九之际的感怀,
头发已经白了,寻找盟友已经很久,
今天早晨登上这嵯峨的山巅。
云收拢了,谷地变得幽静,山峦重新露出,天气晴朗,
风息定了,沙滩平静,水面不起波澜。
面对菊花,使人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思念莼菜,就像我对时光的感叹。
明年再举杯痛饮,又将何去何从?
回到东篱,更别无他求。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叹和思考,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中以月峡重九为背景,将自己的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诗的开篇以诗人自身的形象为切入点,描绘了头发已经斑白,寻找盟友已经很久的情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友情稀缺的感叹。接着,诗人登上嵯峨的山巅,展望四周,云收谷净、风定沙平,景色宁静美好,与诗人内心对比鲜明,形成了一种时光静好与自身感叹的对照。

随后,诗人以菊花和莼菜作为意象,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思念莼菜的表达,表达了对过去和时光的怀旧之情。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使人怀古;莼菜则象征着朴素和纯真,与诗人对时光的感慨相呼应,凸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明年再举杯痛饮,又将何去何从?诗人对未来充满了疑问,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归到东篱,更别无他求,意味着诗人希望回归平凡的生活,不再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感叹的对照,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无奈,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深胭脂。浅胭脂。细蕊繁英压满枝。清香入梦迟。

乍开时。欲谢时。铁干铮铮瘦影欹。东风著意吹。

()

爽气怡人秋日清。银床落叶嫩凉生。闲邀女伴试瓜灯。

灼灼流萤深院静,纤纤新月一钩明。蛛丝乞巧祀双星。

()

重炉香烬漏迢迢。不似春宵。还似春宵。薄烟深院杏花梢。

难道明朝,便是花朝。

()

王气开洪武,山河拱大明。德过瀍水卜,运属阪泉征。

赤县名三亳,黄图号二京。

()

萧萧风气寒,冷冷露华白。清辉升东南,知是故园月。

三年隔庭闱,远道消息阙。谁云求斗筲,足以慰明发。

()

浮玉山高木叶稀,南田画本见依微。舟中不合回头望,如此茫茫一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