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朗读

《和杨芸斋送枯崖住兴福韵》是宋代蒲寿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夜春光到竹门,
东风拂拂动闲云。
钳锤粗了人间债,
瓶锡暂抛林下群。
烟塔忽惊当户立,
霜钟犹记旧山闻。
高谈亹亹天花落,
老衲廊头意自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杨芸斋一起送别枯崖住兴福的情景。诗人在竹门前欣赏着一夜的春光,感受着微风拂拂,闲云飘动的宁静氛围。他意指人世间的债务已经变得沉重,就像钳子和锤子一样粗重。而他暂时抛下了人间的困扰,与杨芸斋一同前往林下群山,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逸。当他们行至烟塔之处,突然被惊起的鸟儿震撼,回忆起过去在旧山听到的钟声。在枯崖住兴福的时刻,诗人放声高谈,表达自己对天地间万物变化的感慨,老衲在廊头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为背景,通过对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间琐事的厌倦与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诗人以竹门、春光、东风、闲云等形象描绘了一幅宁静和美好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境界。诗中的钳锤象征着人间的繁琐与纷扰,而将其暂时抛离,与杨芸斋共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意义。烟塔和霜钟的描写则唤起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使诗词更具感伤和离愁。最后,诗人的高谈表达了他对天地间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的思考,而老衲在廊头自得其乐,则显示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真正意义上的快乐的领悟。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烦忧的厌倦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同时,诗词中隐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离愁别绪的回忆,使整首诗词更加深邃而富有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蒲寿宬朗读
()

猜你喜欢

腊雪冻奇僵,津沽水驿荒。远音交电线,逸足掠冰床。

但觉尘如曲,宁知海有桑。莫寻城郭是,来鹤费思量。

()

东亭好,佛阁石为龛。曾羡莲台双并蒂,愿依弥勒一花憨。

还把本来参。

()

神庙之中年,天下方全盛。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县北枕大江,东下沧溟劲。

()

一间茅屋疏篁压。最怜富户双螺插。绕砌长莓苔。多时客未来。

不知名与姓。对面原难认。只看有梅花。逋仙应是他。

()

风潭春浸。几点青青生藻荇。泼剌鱼儿。未怕飞来翠碧窥。

浮烟酿雨。不见前村沽酒处。添个渔郎。汕籗抛时背夕阳。

()

雪浪排空小艇横,红毛城势独峥嵘。渡头更上牛车坐,日暮还过赤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