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盘塘山后废寺

游盘塘山后废寺朗读

《游盘塘山后废寺》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前生修行来,见山入骨贪。
在前世的修行中来到这里,看到山峦入骨的诱惑。

自昔盛缁流,无处无精蓝。
自古以来,寺庙里的僧人络绎不绝,到处都充满了虔诚的宗教氛围。

大风起江头,吹我菊帽簪。
江头起大风,吹散了我的菊花帽和发髻。

景物日自殊,登顿我所甘。
山水景色日渐变幻,我陶醉其中。

青红夕阳光,隐约埋空岚。
夕阳的光芒染上了青红之色,模糊地掩埋在空中的薄雾里。

矮松冷尘屋,暗灯明破龛。
矮小的松树在冷寂的废寺里,昏暗的灯光透过破碎的佛龛照亮一片。

好月亦爱人,离云印寒潭。
明亮的月光也喜欢人类,它的倒影映在寒冷的潭水中。

诗壁不待题,禅偈不在谈。
这里的诗墙没有被题写,禅宗的偈语也没有被传颂。

还须蜕浮尘,投林结莎庵。
我还需要摆脱尘世的纷扰,投身于林中,建造一座茅舍。

平安火一烽,愁可宽江南。
只要有一把点燃的火炬,内心的忧愁就能在江南的美景中得到宽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废寺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境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意象,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希望通过修行和禅宗的思维方式,摆脱纷扰的世俗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给人以思考和静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一骑龙沙道路开,王庭风雨会群才。笔携上国文光去,剑带单于颈血来。

柳外家山陶令宅,梦中秋色李陵台。归舟未忘铙歌兴,更谱防边画角哀。

()

正月烧灯暖气融。天涯何处不春风。请看八九沿河柳,尽在生机浩荡中。

()

大峨秀拔九峰横,三水东南汇郡城。明发换船过佛脚,沫濛黄浊府江清。

()

异时京口国东门,地接留都左辅尊。囊括苏松储陆海,襟提闽浙壮屏藩。

漕穿水道秦隋迹,垒压江干晋宋屯。一上金山览形胜,南方亦是小中原。

()

太公封齐廿八世,春禘秋尝长有事。犹从三代识遗声,每见九夷朝祭器。

器历商周制度工,相传丁癸及桓公。花纹不似莱人物,法象仍疑两敦同。

()

风影约帘波。摇漾纹罗。小红阑底按清歌。摘得一枝梅似豆,笑打鹦哥。

燕惜落花多。衔衬香窠。梨云梦醒奈愁何。开尽海棠春又半,频敛双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