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能仁寺

重游能仁寺朗读

《重游能仁寺》是董嗣杲创作于宋代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游览能仁寺的景象,展现了寺庙的庄严和宁静,以及历史和宗教的氛围。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游能仁寺,
古寺踞城为甲刹,
巍峨殿阁矗江云。
香烟昏壁沿廊黑,
砖塔喧铃彻郡闻。

白日僧归春更静,
清明鬼哭夜初分。
住持羞接闲人话,
要访时官杜广文。

译文:
再次游览能仁寺,
古老的寺庙坐落于城市之中,
雄伟的殿阁耸立在江云之间。
香烟笼罩着暗黑的墙壁和廊道,
砖塔的钟声喧嚣地传遍整个郡城。

白天时僧人回归,春天更加宁静,
清明时节鬼哭声刚刚分开夜幕。
住持羞怯地接待着闲人的交谈,
我想去拜访时任官员杜广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能仁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和氛围,传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和历史的敬意。能仁寺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寺庙,它矗立在城市之中,巍峨的殿阁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诗中的香烟和砖塔的钟声,将读者带入了寺庙的神秘氛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庄重。

诗中描绘了白天时僧人回归、春天更加宁静的景象,以及在清明时节鬼哭声刚刚分开夜幕的场景。这些细节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也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中,住持羞怯地接待闲人的交谈,作者表达了自己拜访能仁寺的愿望,并特别提到了时任官员杜广文,可能表明作者对杜广文的赞赏和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和交流。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能仁寺的景象和氛围,通过对时间、自然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有寺庙的庄严和宁静,又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对时代的关注,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邮亭弱柳碧毵毵,六载羁栖共岭南。岂有遗书追范蠡,忍教挥手谢何戡。

棋兵甘让三齐霸,麈柄时亲两晋谭。此后相思渺何处,桃花千尺忆汪潭。

()

问渡携棋局,忘言到夕曛。星辰两手握,吴越一江分。

小劫壶中隐,馀音橹外闻。机心浑不用,仍可狎鸥群。

()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

金莲池水起微波,士女年年桥上过。记得鲈塘秋雨歇,看人来往数青蓑。

()

中年何寡欢,心绪不缥缈。人事日龌龊,独笑时颇少。

忽忆姚归安,锡我箴铭早。雅俗同一源,盍向源头讨。

()

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

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