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耕隐

赋耕隐朗读

《赋耕隐》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维护古代的四民,排第二的是农民。
虽然关注个人利益,但也不忘公共事务。
那些迷失自我的人,开始变得隐遁沦落。
滔滔不归,反而洁净了自身。
温暖的春天来临,在那片原野上。
既耕种又耕施肥,于是被称为隐士。
他们的隐居是什么样子,世人无法理解。
左边有谷物,右边有粥食,勉强度过一年。
人们也有言论,说应该进取就进取。
只要不是时机成熟,进退还是由自己决定。
唉唉,众人啊,不仅面临危险。
早出晚归,最终陷入祸患。
只有在生命的道路上,才能获得善果。
我的心灵深处,快乐而无灾难。

诗意和赏析:
《赋耕隐》以描述农民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民的赞扬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古代的四民,将农民放在次位,强调了农民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尽管农民也关注个人利益,但他们并不忘记公共事务,体现了他们为社会贡献的精神。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农田景象,以及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袁凯用温暖的春天、耕作和施肥的过程,表达了农民的辛勤和勤劳。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使得他们成为了隐士,他们选择隐居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诗词最后提到了人们对农民的评论,认为只要时机成熟,农民也可以进取。然而,诗人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指出了社会中人们盲目追逐名利、不顾时机的危险。他呼吁人们要懂得适应时机,进退有据。

整首诗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的赞颂和隐居生活的思考。通过描绘农田景象和农民的劳作,诗人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贡献,同时也呼唤人们要懂得适应时机,谨慎进退。整首诗情感平和,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平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朗读
()

猜你喜欢

危楼百尺临江渚,多少游人去不回。今日扁舟谁更上,洞庭波送一僧来。

()

为客戎州啖荔支,江陵闰月熟应迟。晶盘玉手丹襦褪,最是相如解渴时。

()

谁遣兰亭感至今,后之揽者倦登临。华胥一梦畴先觉,夷甫诸人笑不禁。

昨日杯觞今日地,别时踪迹见时心。若为办逐元真子,白鹭烟波往莫寻。

()

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

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徵。辛苦路三千,裹粮复赢幐。

()

巡植登陴愧壮夫,斗间妖孛认模糊。遗民已听千家哭,贼火还愁万室枯。

大将空传拥鹅鹳,团兵犹虑聚萑苻。七朝涵养称全胜,此日彫残那易苏。

()

鸾笺偷写伊名字,琴语依稀。筝语依稀。花影无媒忽进帏。

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