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雪窦山

游雪窦山朗读

《游雪窦山》是当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田水颇胜师,
寺梅若可妻。
新月似小女,
一弯向人低。
平生寡师法,
开径自出蹊。
擘我妻女去,
酷哉此别离。
老饥方驱后,
津梁忽已疲。
行迈殊未歇,
且拚骨与皮。
下山如相送,
青青势向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览雪窦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感慨之情。诗中通过对田水、寺梅、新月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动人之处,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在寻找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以及与亲人分离带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游山观景的心境和自我反思。诗人以田水胜过名师、寺梅如可作为妻子、新月像少女等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氛围。作者在平生中并未拜师学艺,而是自己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他描述了离别的痛苦,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坚定前行。最后,诗人下山时,自然的景色也随之变化,给人以青青向西的向往之感。

这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离别之苦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独立自主求索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示了钱钟书独特的诗性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朗读
()

猜你喜欢

昏黄淡月。浸水边篱下,缟衣莹洁。仙骨珊珊,占断小园风景别。

认取朦胧影子,娴雅处、丰姿清绝。恍又是、水面低窥,窗外一枝瞥。

()

坡老常州自不归,名园乔木澹清晖。贺船回棹成今古,邺架遗签有是非。

往日买邻矜胜践,当年招客许传衣。梦中彩笔将能事,信宿沧浪旧钓矶。

()

寂寞青镫夜未阑,半生心事独盘桓。烟波缥缈魂非远,人事悲凉岁欲残。

素志应同明月皎,离情还共白云漫。良宵剪烛歌行露,松竹萧森起暮寒。

()

碧海长无浪,红云不作秋。月槎飘一叶,莲瓣荡扁舟。

竞向银河渡,还从星渚留。年年赓帝寿,元鹤记添筹。

()

小斋岑寂漏声迟,书卷香炉得自怡。花不识愁工巧笑,柳恒如醉类情痴。

梦回窗隙风翻帙,光动帘钩月映池。静里陶然清兴剧,苔笺石墨坐题诗。

()

大千世界应容我,五十残年老渐真。解得须弥同芥子,一间茅屋四时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