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寒食

河阳寒食朗读

《河阳寒食》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河阳地区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节日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关辅陪京外,年华禁火中。
柳矜河上绿,花献酒边红。
野市鞦韆月,春楼觱篥风。
三州六赞燧,安得不衰瓮。

诗意和赏析:
《河阳寒食》以描绘河阳地区寒食节的景象为题材。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禁火祭祀祖先,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河阳地区寒食节的独特景象和庆祝活动。

诗词开篇写到"关辅陪京外,年华禁火中",表明了作者身在外地,但心系故乡的情感。他虽然不能亲自回乡参与寒食节,但内心的思念和关注依然存在。接着,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柳绿和花红来描绘寒食节的美景。柳矜河上绿,花献酒边红,形容了寒食节期间自然界的繁荣和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野市鞦韆月,春楼觱篥风",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氛围。野市上人们纷纷前来观赏游玩,鞦韆的荡秋千声不绝于耳。夜晚的月光下,人们在春楼上吹奏着觱篥,享受着春风的吹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欢快、热闹的感觉。

最后两句"三州六赞燧,安得不衰瓮",表达了对河阳地区风俗传统的赞美和称颂。燧指的是古代火种,象征着文明和繁荣。三州六赞指的是河阳地区寒食节的独特庆祝方式和习俗,通过这些传统,河阳地区的文化和风俗得以传承和延续。"安得不衰瓮"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传统的珍视和希望其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欢聚活动来表达作者对故乡节日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对家乡的关怀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

猜你喜欢

清凉素秋节,丛雁鸣云霄。量力守故辙,高酣发新谣。

敝庐何必广,浊酒且自陶。诚愿游昆华,远招王子乔。

()

白露早下秋风凉,谁家置酒开华堂。秦国丞相南面坐,三川郡守趋奉觞。

燕娥赵女调清瑟,六博弹棋费白日。致富应多文信金,论功讵足穰侯匹。

()

溪师摇橹。问因甚、呕哑不住。渚烟汀树。断岑响秋雨。

载酒载诗箧,碧浪湖天容与。故林秪隔重邮,早难忘、剪莼处。

()

木笔涂妆,芳荃斗莛,绀房同靓。艳日烘香,蜂针綵茸钉。

秧抽短翠,看齐动、春锄烟顷。相映。菜棱又黄,是鸳鸯湖锦。

()

鸿鹄举四海,雁鹜争稻粱。岂不号同群,所愿非一方。

()

山行闻水声,时作隔林响。问人知泉名,穿云事幽访。

溪中晾甲石,数丈平且敞。涓涓新溜泻,势若长川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