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霁

冬霁朗读

《冬霁》是宋代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枕着鸿雁迁徙南方,霜天中有雀鸟在园中喧嚣。
归途上车辙印长长,晒晒背的是野人温暖。
墨色的池塘里寒冷沉寂,松醪酒樽中湛然凝冻。
谁能穿过积雪履行前程,等待皇帝的命令,像鲁班那样有才华。

诗意:
《冬霁》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和人们在严寒季节中的生活状态。诗人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冬天的冷峻,通过描述夜晚鸿雁南飞和园中的雀鸟喧闹,展现了自然界的迁徙和生命的活跃。在寒冷的回程路上,诗人提到了车辙和野人晒背,表现了人们为了取暖而不得不面对的艰辛。然后,诗人以墨色的沼泽和冻结的酒樽形容了寒冷的环境,展示了严寒季节的凛冽。最后,诗人以鲁班来比喻那些有才华的人,表达了他们期待皇帝的赏识和任命的心情。

赏析:
《冬霁》通过简练的词语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现了冬天的寒冷和人们在严冬中的生活境遇。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鸿雁南飞与园中雀鸟喧闹对立起来,突出了冬天生命的迁徙和活跃。同时,通过描述回程路上的车辙和野人晒背,诗人巧妙地表达了人们为了取暖而承受的辛苦。墨色的沼泽和冻结的酒樽则形象地描绘了严寒季节的冷酷环境。最后,通过提及鲁班,诗人表达了有才华人们渴望得到皇帝的认可和任命的心情,展示了人们对于希望和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冬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迁徙、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希望和未来的向往。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严冬中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

猜你喜欢

祁县春山螺黛横,徐沟新月马头生。晚风十里垂杨柳,可奈依依送客行。

()

庞眉名与段公齐,一脉东原高第题。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跻。

()

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桐阴剪尽,过了几番秋雨。

喜乡关、故人乍逢,小楼密坐停杯语。试问君此际,清宵蜜炬,可忘羁旅。

()

玉溪宛转云流镜,翠巘参差黛扫屏。堤树风翻深浅叶,径苔雨染淡浓青。

鸣琴遥和岩头瀑,凉箔齐钩水面亭。最是夜初群籁寂,临轩坐拥一湖星。

()

斗洒双柑春正浓,苍崖古寺旧游踪。一鞭残照吟归晚,今宿西山第几峰?

()

飒飒西风旅雁过,佳期岁月两蹉跎。赤箫声里三更月,绿酒尊前一曲歌。

别后几曾通好梦,见时未许托微波。沈郎纵不吟诗瘦,可奈无端《六忆》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