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朗读

《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聊》是宋代作家项安世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一种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唐人作诗的赞美和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后人的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唐人作诗先作聊,
一聊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
去年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
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
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
借归手抄家自傅。
藏之箧笥待后贤,
庶万有一唐风还。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而含蓄。首先,诗人通过"唐人作诗先作聊"的句子表达了对唐代文人创作的敬佩。"聊"在这里指的是草稿、草纸,意味着诗人在创作诗歌之前会先写一些草稿,这些草稿最终能够成为名句,经久不衰。接着,作者通过"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文人的离世,诗句中的"崩川"和"无洄沿"都是地名,用来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推移。

接下来的两句"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则以历史典故的方式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他改革了井田制度,使得农田得到合理的利用。而"夷封沟洫开陌阡"则指的是夷封和开垦沟渠,开辟田地,表达了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通过这两句诗,作者希望文化能够像井田和沟渠一样被妥善地继承和发展。

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激情和对于作品传承的期望。"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中的"号颠"指的是作品,而"秦张功甫"则是指秦朝时期的文人张良和功臣甫。诗人以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表达对于这首诗的喜爱,"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暗示了作者将会继续阅读这首诗,并将其手抄收藏,传承给后人。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唐代文人的创作过程、对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希望能够将唐代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让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唐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委巷泥深日向斜,入门携手兴尤赊。云开应得今宵月,红湿能留小院花。

幸有青尊联胜友,那将白发负年华。樊川杜子多才客,金玉何心怅独遐。

()

茫茫沧海正横流,衔石难填精卫愁。谁谓孤云意无著,国仇未报老僧羞。

()

一夜东风,吹醒桃花,春到人间。趁月朗风柔,扁舟一棹,绿波渺渺,花影珊珊。

洞里有天,天涯有路,风月莺花终古闲。惜春去,怕桃花结子,冷落神仙。

()

人间世,人间世。小谪廿年留。琪树折残沧海夜,瑶花吹碎碧城秋。

天上有离愁。

()

秦为头,虢为尾,万树桃花光炜炜。行人到此车轮摧,夸父行之速如鬼。

黄帝铸九鼎,博采首山铜。鼎成龙乃去,剩有轩游宫。

()

双桨鸥波又一时。大堤秋柳梦中垂。关心我亦重来客,牢落黄金揖市儿。

长铗怨,破箫词。两般合就鬓边丝。兔毫留住伤心影,输与杭州老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