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一之觅菊

从徐一之觅菊朗读

《从徐一之觅菊》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徐一的园子里寻找菊花,土盆瓦斛空中放置已久,害羞地看见重阳插在花朵上。我将这些菊花寄给柁楼,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烦恼地等待着新篘里带来的芼鲈和蟹。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写菊花的寻找和送给朋友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与忠诚,而重阳节则是中国传统节日,代表着人们敬老、祈福和团聚的意义。作者通过对菊花和重阳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真挚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体验。土盆瓦斛空中久,描述了菊花被放置在高处已久的情景,显露出岁月的沧桑感。羞见重阳插满头,表达了菊花含羞的姿态和重阳节的庆祝氛围。作者将这些菊花寄给柁楼,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最后,芼鲈和蟹的等待,展示了作者对美食和丰收的期待,进一步烘托了秋天的气息。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菊花和重阳节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将作者的思念、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期待融入其中。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愉悦。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友情和传统文化,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情感的真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技也原非幻。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

好趁取、灯昏香断。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

()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

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

()

满架凉阴遮翠幄。松鼠行边,数点藤花落。一抹晚云垂树角。

赭霞微衬湘痕绿。

()

爱补荷衣,慵含鸡舌,只合与鸥为侣。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

拓小槛、蝶外飘花,辟斜径、燕边零雨。笑今番、移得春来,春光已到断魂处。

()

送腊迎新节,年过半百初。道心随日进,佳兴逐时舒。

宝鼎宫香蔼,瑶阶瑞雪余。载欣丰裕兆,大有望频书。

()

峻望三台近,崇班八座尊。栋梁才不忝,葵藿志常存。

大政资经画,吁谟待讨论。还期作霖雨,为国沛殊恩。

()